【转型奋进的五年】(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作者:新闻中心统稿时间:2018-06-14浏览:2490

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办学定位,从专业调整、改造入手,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转型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开放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成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以良好状态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完善

推进学科专业向应用型深度转型。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向应用型深度转型,加强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以来,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先后增设了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22个本科专业;先后停办应用物理学专业,停招人文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公共事业管理等就业形势不好、转型发展困难的专业;积极创造条件,开办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整合数学、经济学等资源,开办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专业。

打造应用类学科专业群。紧紧围绕滁州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注重专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着力打造信息技术类、化学化工类、生物食品类、机械制造类、经济管理类等学科专业群,大力推进师资、课程、实验实训条件等资源共享。围绕滁州市智能家电战略新兴产业、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等对信息类人才与技术的需求,重点建设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信息技术类专业,做强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围绕滁州市健康营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做大生物食品类专业群。发挥原有文化艺术类专业办学优势,加强地方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做精文化艺术类专业群。通过实行分类发展,专业建设群体效应逐步显现。  

遴选建设优势特色专业。依据《滁州学院重点建设专业遴选与管理办法》,积极构建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含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体系,以点带面,推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12个。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受到了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多家媒体对学校专业建设成效进行了报道。2015年,学校在第22次安徽省高校党建暨高教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专业调整改造和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转型调整路径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地理信息科学(全国排名并列第9,安徽省排名第1)、物联网工程(全国排名并列第22,安徽省排名第2)、网络工程(全国排名并列第17,安徽省排名并列第1)、食品质量与安全(全国排名并列第15,安徽省排名并列第1)等四个应用型专业被艾瑞深研究院列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依托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在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内多次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实践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受到广泛好评。 

  《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媒体报道我校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专业内涵建设得到加强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职业适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育人模式改革、社会责任教育改革以及“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的“三段式”培养模式改革等“五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专业应用性品质。

 学校成功举办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教学研讨会  

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先后与企业共建“技鼎软件”“受恩智慧养老”“金禾化工”“嘉吉生物”“尚善食品”“百家筝鸣”等23个校企合作班或行业学院,实现了学院全覆盖,覆盖专业达90%以上。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开设“GIS综合改革试验班”“卓越食品工程师班”“卓越自动化工程师班”“卓越教师培养班”,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以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受恩智慧养老与健康学院”“受恩智慧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完善课程结构。以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为契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论证,注重课程先行后续的衔接关系,构建并完善了“三模块、五类别”课程结构(三个模块是指通识模块、专业模块和综合模块,五个类别是指公共基础类、公共选修类、专业基础类、专业选修类和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类)。通过引进超星尔雅通识课程、与企业合作开设创新创业“梦想课堂”、标准化教育、精益制造与管理等课程以及引入学校建设的精品开放课程等方式,丰富了学校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思政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采用“通识+应用”的分级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采用“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欢迎和认可。以提高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为重点,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为重点,积极引入行业、职业技术标准,将产业共性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加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学校邀请专家把脉推进MOOCs课程建设

推进课程综合改革。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主要支撑,积极推进课程综合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深入推进问题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混合式教学、工作坊教学、“双师同堂”等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努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将与课程相关的技能测试、学科竞赛、学术论文、职业资格证书、专利和成果等纳入课程考核体系,探索“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成果代考”等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着力推行课程过程考核和形成性评价,规定每门课程至少要有课堂表现、作业、期中和期末考核,并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设置单元测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实践等环节,将过程性考核与阶段性考核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形成课程最终评价,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总和占比不低于50%。五年来,学校获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7门、省级示范慕课课程19门、建设网络教学平台3个、获批省级各类别教研教改项目9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实践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五年来,学校根据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并不断完善“三层次、四类别”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低于25%。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与项目的开发,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形成了日常教学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督查机制,确保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建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学科竞赛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实验管理水平。修订《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对计划落实、选题开题、导师指导、评审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强调选题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相结合。支持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采用调查报告、汇报演出、艺术创作、综合训练等形式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积极推进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的融合,切实做到“真题真做”。近五年,学校认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656项。近三届毕业生集中实习比例分别为58.2%、64.7%、57.2%,毕业设计(论文)复制比随机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0.6%、91.5%、92.8%,毕业设计(论文)在实践中完成的比例分别为91.5%、83.2%、86.5%。

  “三层次、四类别”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图示  

实践教学活动影响逐步扩大。依托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合作共享平台,大力开展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实践育人品牌,在省内产生较大影响。五年来,参与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的专业数、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化,跨校开展小学期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参加院校也逐步扩展到了境外(台湾淡江大学、台湾静宜大学)。食品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就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换机制,我校提供饮料、肉制品生产线,而安徽科技学院提供啤酒、酸奶生产线。地信学院向各高校提供ArcGIS地图数据采集平台,接收了安徽科技学院、宿州学院、安徽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信息学院提供了嵌入式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践平台,接收台湾淡江大学、铜陵学院等院校学生进行了实践活动。

  

  学生参加第四期皖台大学生物联网暑期学校学习

实践育人平台不断拓展。学校现建有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19个,下设464个分实验室,其中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8个。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4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8个。“地方应用型高校‘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五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向应用型深度转变,通过深化开放合作办学,加强资源条件建设,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

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2017年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18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61个,省级奖项1435个。在近三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3项、省赛金奖3项、银奖16项。2017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1项。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2项,发表学术论文116篇。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终就业率在95%以上,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调查数据显示,86%的用人单位对我校近三届毕业生表示满意。麦可思数据显示,2014至2016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3%、66%和69%;2011届至2013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55%、58%和64%,三年后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分别为65%、65%、66%,高于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2013届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为6859元,高于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2012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6.9%,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入围《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百强榜》,毕业生工作五年后平均薪酬位列全国第92位。

  

终审人:吴文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