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三下乡”】我校学子暑期赴灵璧县开展精准扶贫实地调研活动

文章作者:赵美雅 时间:2018-08-10浏览:1153

7月21日,我校美术学院组织的大学生赴灵璧县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田野调查小分队一早出发,活动的目的是对灵璧县部分贫困地区村镇的精准扶贫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实践调查研究,尽可能地通过调研努力为地方扶贫工作做出一定贡献;同时在实践中亲身去感受目前基层地区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扶贫工作的认识、增强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践能力。

特色农业创佳绩  产业扶贫显成效

实践小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当地的光伏农场,光伏农场是国家支持的重点扶贫企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给贫困户带来了就业和收入。队员们注意到该光伏农场的光伏板是高装光伏板,与传统的低装光伏板是有区别的,它距离地面有4米的距离,下面有足够的空间给作物生长,相比于传统的低装光伏板它能更好的利用光源。据农场工作人员介绍:太阳能电板提高到4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大型机械工作。光伏农场立体养殖鹅、青鱼、龙虾等,既体现了立体化也体现了一体化。它是能源与农业的结合,两次收益的叠加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能使地方产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光伏农场在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教他们一些有效的耕作方法,为以后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前期经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技术扶贫带来脱贫新希望

第二站来到了叶庙小学,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学校里参加就业技能脱贫培训。当地政府对叶庙村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旨在用好扶贫政策给贫困户带来脱贫新希望。政府专门请技能老师给当地贫困户教授技能知识,如绿化、种植、养殖等,并且每次培训政府都提供补贴,贫困户们通过培训参加考试并选择适合的就业脱贫岗位,致力于实现“稳定就业一人,全家幸福脱贫”的目标。随后,队员们给村民们发放了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的调查问卷,并对他们有疑惑的地方做出了详细解答。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扶贫工作做出了成效,村民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队员们通过调研也了解到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如扶贫具体措施还不够精准,扶贫资金总量有所不足等问题。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心有所待

第三站队员们来到一户鳏寡老人家中。老人无儿无女,和侄女居住在一起,侄女长期在外面打工,平时生活起居都是一个人打理,主要收入来自自己养的十五只山羊,养羊每年可以给他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另外还有当地光伏农场每年补助的1000元、国家养老金、政府给的补助。老人生病的费用全部都报销了,自己花不了多少钱,说到这里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叶庙村养老院年代比较悠久,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年代久远,但近些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添置了成套的健身设施。考虑到部分老人身体患有残疾,养老院还特别设置了残疾人健身房,帮助他们恢复身体。每层楼都有消防设施,还有国家拨款添置的上百万的防火设施,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从每个月政府给老人们发放的生活补贴以及消防、健身设施的完善,足以看到了政府对养老工作的重视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养老院建设的投入。

平凡的一天,不平凡的信念——体验扶贫干部的一天

最后一站实践队员们跟随扶贫干部魏专干的脚步,实地体验了扶贫干部的一天。上午9点,队员们来到叶庙村村委会,魏专干正在电脑桌前工作,整理文件。他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上午在社区,下午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队员们在与魏专干的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地扶贫工作主要通过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和教育扶贫来实现。下午,魏专干开始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家庭具体情况。并对贫困户家中的资料进行检查,该资料为“一户一档”档案,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以及精准帮扶的计划及材料。“一户一档”的模式根据每家每户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扶贫政策,有利于帮助村民实现精准脱贫。

通过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对灵璧县精准扶贫的调研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扶贫脱贫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也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亲身参加实践的队员们说,本次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融入了群众,融入了基层,亲身去感受和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及地方的扶贫工作,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终审人:吴文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