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文章索引号: 信息公开网  

文章作者:学生处时间:2015-10-31浏览:683

    滁州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有4024人,其中本科生3140人,专科生884人。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截止2014831日,全校已就业毕业生人数为3589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9.19%,其中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76%,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72%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专业、学历及毕业生数

1本科专业及毕业生数

  

2专科专业及毕业生数

()生源地分布

1各学院毕业生生源统计表

学院\分布

广东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山东

上海

四川

新疆

浙江

文学院

349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2

0

金融学院

1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信息学院

351

0

0

4

1

0

0

1

0

0

0

0

0

0

3

机械学院

184

0

0

4

2

1

0

3

0

0

0

0

0

0

3

电气学院

358

0

0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地信学院

315

2

3

1

0

0

1

2

5

0

0

0

0

1

1

化工学院

202

0

0

3

1

0

0

0

0

0

0

0

0

0

0

食品学院

16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经管学院

682

8

10

0

1

0

5

6

6

3

3

3

0

2

14

教科院

228

0

0

2

2

0

0

2

0

0

0

0

0

2

2

外语学院

318

3

4

0

0

0

0

1

2

1

1

1

1

2

0

音乐学院

102

0

0

0

0

7

0

0

0

0

8

0

0

0

0

美术学院

269

0

0

0

0

0

0

22

0

0

26

0

0

0

0

体育学院

13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小计

3821

13

18

17

10

8

6

38

14

4

38

4

1

9

23

合计

4024

生源地分布中安徽生源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94.96%,其中滁州生源数为59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69%

()性别比例

2毕业生性别统计表

学历\性别

本科

1640

1500

专科

337

547

合计

1977

2047

2014届毕业生中男生1977名,占49.13%,女生2047名,占50.87%,女生比例高于男生1.7个百分点。

()性别比例

2毕业生性别统计表

学历\性别

本科

1640

1500

专科

337

547

合计

1977

2047

2014届毕业生中男生1977名,占49.13%,女生2047名,占50.87%,女生比例高于男生1.7个百分点。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初次就业率

3各学院分专业分学历初次就业率统计表

学院

专业

学历

总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125

113

90.40%

文学院

新闻学

本科

71

65

91.55%

金融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103

91

88.35%

金融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57

50

87.72%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114

99

86.84%

信息学院

网络工程

本科

104

89

85.58%

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108

98

90.74%

电气学院

自动化

本科

158

144

91.14%

电气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72

65

90.28%

电气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134

116

86.57%

地信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72

67

93.06%

地信学院

地理科学

本科

96

88

91.67%

地信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

100

92

92.00%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75

68

90.67%

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本科

77

69

89.61%

食品学院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60

52

86.67%

食品学院

生物科学

本科

59

53

89.83%

食品学院

园林

本科

47

42

89.36%

经管学院

财务管理

本科

168

152

90.48%

经管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

117

107

91.45%

经管学院

公共管理

本科

95

77

81.05%

经管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113

106

93.81%

经管学院

市场营销

本科

99

92

92.93%

教科院

人文教育

本科

100

86

86.00%

教科院

小学教育

本科

58

51

87.93%

外语学院

英语

本科

187

144

77.01%

音乐学院

音乐学

本科

117

105

89.74%

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

本科

76

67

88.16%

美术学院

广告学

本科

28

26

92.86%

美术学院

美术学

本科

69

64

92.75%

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

本科

144

123

85.42%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本科

137

126

91.97%

文学院

语文教育

专科

158

146

92.41%

信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科

142

124

87.32%

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科

89

81

91.01%

地信学院

涉外旅游

专科

63

58

92.06%

化工学院

应用化工技术

专科

54

49

90.74%

经管学院

市场营销

专科

62

57

91.94%

经管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89

82

92.13%

教科院

初等教育

专科

80

73

91.25%

外语学院

商务英语

专科

66

59

89.39%

外语学院

英语教育

专科

81

73

90.12%

本科合计



3140

2787

88.76%

专科合计



884

802

90.72%

总计



4024

3589

89.19%

()就业单位性质

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

单位性质

就业人数

单位性质

就业人数

部队

5

农村建制村

18

城镇社区

5

其他企业

2524

出国出境

8

其他事业单位

72

高等教育单位

3

三资企业

85

国有企业

103

升学

426

机关

34

医疗卫生单位

14

科研设计单位

3

中初等教育单位

289

()就业区域分布

5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统计表

区域

就业人数

比例

区域

就业人数

比例

安徽

2453

68.35%

河北、河南、湖南、福建

12,小计48

1.34%

江苏

448

12.48%

陕西、四川、云南、重庆、吉林、贵州、黑龙江、青海、天津、广西、海南、内蒙古、新疆、西藏、辽宁、宁夏、山西、澳门

分布从17不等,小计52

1.45%

浙江

225

6.27%

上海

190

5.29%

广东

64

1.78%

北京

33

0.92%

湖北

27

0.75%

山东

24

0.67%

江西

17

0.47%

国外

8

0.22%

合计

3589

()就业行业分布

6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统计表

行业

就业人数

比例

制造业

673

21.3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94

15.66%

教育

425

13.4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40

7.61%

批发和零售业

216

6.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71

5.42%

建筑业

167

5.2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5

4.6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1

2.57%

农、林、牧、渔业

77

2.44%

金融业

74

2.3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73

2.31%

住宿和餐饮业

66

2.0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2

1.9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4

1.71%

房地产业

50

1.58%

卫生和社会工作

34

1.08%

采矿业

24

0.7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4

0.76%

部队

5

0.16%

合计

3155(不含升学、出国)

100.00%

  

()收入水平

7毕业生月薪统计表

学院

专业

最高月薪

(元)

最低月薪(元)

平均月薪(元)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5300

1500

3024

新闻学

6800

1800

3120

语文教育(专科)

3200

1200

2639

金融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5000

1800

2680

信息计算科学

6000

1500

2550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000

2000

3134

网络工程

4000

2000

25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3500

2000

239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6000

2000

2727

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6000

1500

3349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科)

5000

1500

2670

电气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7000

1500

3563

电子科学与技术

5000

1500

3391

自动化

6500

1500

3435

地信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11000

1500

3363

地理科学

4000

1800

2402

地理科学(专升本)

3000

1500

2435

测绘工程

7000

3000

3645

涉外旅游(专科)

5000

1800

2634

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8000

1600

2735

化学工程与工艺

6000

1700

2820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5000

2000

2532

食品学院

园林

9000

2000

3400

生物科学

4500

1500

2950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4000

1800

3000

经管学院

工商管理

5300

1600

3090

市场营销

8000

1600

31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6500

1600

3000

财务管理

4000

1900

3105

公共管理

3500

1600

2534

市场营销(专科)

6500

1500

2500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6500

1500

2605

教科院

人文教育(含专升本)

4000

1500

2330

小学教育

4000

1500

2402

初等教育(专科)

3000

1500

2100

外语学院

英语

6500

1500

2546

英语师范(师范方向)

4200

1700

2435

英语(专升本)

4000

1500

2407

商务英语(专科)

3000

1400

2279

英语教育(专科)

3000

1200

1991

音乐学院

音乐学

5000

2100

3000

美术学院

美术学

5500

1500

2500

工业设计

5000

1600

2400

艺术设计

4900

2300

2700

广告学

6000

2100

2300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5000

1600

3300

()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8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学院

专业

调研数据

岗位与专业相关人数

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113

84

74.34%

新闻学

65

47

72.31%

语文教育(专科)

146

102

69.86%

小计

324

233

71.91%

金融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42

32

76.19%

信息计算科学

38

28

73.70%

小计

80

60

75.00%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52

75.36%

网络工程

84

65

77.3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28

22

78.5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98

63

64.29%

小计

279

202

72.40%

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2

26

81.25%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科)

29

23

79.31%

小计

61

49

80.33%

电气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42

33

78.57%

电子科学与技术

41

30

73.17%

自动化

69

59

85.51%

小计

152

122

80.26%

地信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43

37

86.04%

地理科学

21

15

71.43%

地理科学(专升本)

14

12

85.71%

测绘工程

24

22

91.67%

涉外旅游(专科)

23

17

73.91%

小计

125

103

82.40%

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40

28

7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42

33

78.57%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30

19

63.33%

小计

112

80

71.43%

食品学院

园林

37

27

72.97%

生物科学

41

25

60.98%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50

34

68.00%

小计

128

86

67.19%

经管学院

工商管理

107

99

92.52%

市场营销

92

86

93.49%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6

97

91.51%

财务管理

152

142

93.42%

公共管理

77

69

89.61%

市场营销(专科)

57

45

78.95%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82

69

84.17%

小计

673

607

90.19%

教科院

人文教育(含专升本)

88

52

59.09%

小学教育

53

32

60.38%

初等教育(专科)

75

68

90.67%

小计

216

152

70.37%

外语学院

英语

84

51

60.71%

英语(师范方向)

32

24

75.00%

英语(专升本)

33

17

51.52%

商务英语(专科)

54

38

70.37%

英语教育(专科)

73

61

83.56%

小计

276

191

69.20%

音乐学院

音乐学

106

77

73.00%

小计

106

77

73.00%

美术学院

美术学

21

13

65.00%

工业设计

23

18

78.00%

艺术设计

44

34

77.30%

广告学

8

6

66.67%

小计

96

71

74.00%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69

44

63.77%

小计

69

44

63.77%

合计

2697

2077

77.01%

  

    三、就业有关情况分析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2014届毕业生中208人考取研究生,218人考取专升本,41人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编制,21人自主创业,50人考取特岗教师,423人签订劳动合同,935人签订协议书,13人考取村官,6人西部计划,5人入伍,8人出国。学校已就业毕业生中70%选择在其他企业就业,11.87%选择了读专升本和硕士研究生,8.05%选择中初等教育单位从事教育工作。此外,毕业生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其中特岗教师、村官、西部计划、自主创业就业类型占总就业人数的2.51%

()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

毕业生在安徽就业人数最多,占68.35%,其中在滁州就业人数为1135人,为滁州生源的1.92倍。其次是流向江苏、浙江和上海,分别占12.48%6.27%5.29%。而流向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毕业生比例为7.61%,虽人数不多,但涉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包括边远地区。总体来说,毕业生就业面向符合学校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等行业。2014年已就业毕业生中26.66%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17.65%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49%从事教育行业,19.9%从事居民服务、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4.60%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总体上符合学校“工、管”为主的专业格局。

()“双困生”就业情况

2014年,学校共有“双困生”185人,在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014831159名“双困生”已实现就业,占“双困生”总数的85.95%。其中国家基层项目10人,签订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的50人,自主创业1人,其他为灵活就业。

()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9学校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

届别

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2012

3385

3055

90.25%

2013

3632

3363

92.59%

2014

4024

3589

89.19%

学校2012届毕业生人数3385人,就业人数3055人,就业率为90.25%2013届毕业生人数为3632人,就业人数3363人,就业率为92.59%2014届毕业生4024人,就业人数3589人,就业率为89.19%,毕业生就业率有升有降。

()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从毕业生调研信息反馈来看,毕业生最低月薪为英语教育专业的1200元,最高月薪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11000元,平均月薪最低为英语教育和语文教育专业的1991元,平均月薪最高为测绘工程专业的3645元。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数据来看,相关度最低为英语(专升本)专业的51.52%,相关度最高为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93.49%,全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为77.01%。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4.81%

10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满意度统计表

评价项目

非常满意

比例

满意

比例

不满意

比例

办学指导思想

746

42.53%

917

52.28%

91

5.19%

专业设置

716

40.82%

933

53.19%

105

5.99%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746

42.53%

911

51.94%

97

5.53%

师资队伍

829

47.26%

828

47.21%

97

5.53%

课程设置

665

37.91%

966

55.07%

123

7.01%

教学改革

725

41.33%

921

52.51%

108

6.16%

基本教学设施

782

44.58%

879

50.11%

93

5.30%

教材建设

696

39.68%

935

53.31%

123

7.01%

教学实践活动安排

723

41.22%

908

51.77%

123

7.01%

学习风气

854

48.69%

799

45.55%

101

5.76%

社会声誉

780

44.47%

886

50.51%

88

5.02%

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828

47.21%

835

47.61%

91

5.19%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构建了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重视就业工作,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主任,各有关部门、各院(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各院(部)进一步健全以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毕业班成立以辅导员(班主任)为组长、有关授课教师为成员的班级就业服务小组,具体落实就业工作;三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积极主动、热情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四是广大教职员工关心毕业生就业,各尽所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初步形成了“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部)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业工作形成了“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中,一是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市场需求的导向地位;二是大力培养应用型师资,组织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三是深化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研发合作,共建实验室,引导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多途径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

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创业教育。经常举办校友和企业家报告会、专题讲座、主题教育、就业及心理咨询等活动,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适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引导,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行业就业。此外,学校以获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为契机,继续加强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立足学校优势,努力培育创业人才,致力于把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成集“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创业项目研发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打造立体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一是学校和各院(部)均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站,内容丰富,栏目设置较为齐全,并能做到及时更新。二是各院(部)、各班级均开辟了飞信、QQ群、微信群等信息传递通道,能够保证毕业生和院(部)、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基本形成了“院(部)+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传递格局。三是在大学生事务中心设置了毕业生就业指导窗口,方便毕业生快捷办理相关事宜。

()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推荐毕业生就业

一是深入安徽省及周边省(市)拓展了60多个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如中国电信、伊利乳业、安徽康佳、银鹭食品、顺丰速运、金禾化工等,这些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吸纳学校毕业生的数量稳步增长;另一方面重视中小企业、基层单位就业基地建设,引导毕业生前往实习就业。二是成功举办2014届毕业生就业供需洽谈会,先后举办了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滁州经济开发区专场、浙江专场和江苏专场,举办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2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组织毕业生参加全国、全省就业市场、网上招聘(周)约5000人次。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5.04%,对学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为95.13%,并及时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学部门。

11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满意度统计表

评价项目

非常满意

比例

满意

比例

不满意

比例

办学指导思想

528

46.73%

565

50.00%

37

3.27%

专业设置

447

39.56%

589

52.12%

94

8.3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26

37.70%

607

53.72%

97

8.58%

师资队伍

534

47.26%

503

44.51%

93

8.23%

课程设置

391

34.60%

631

55.84%

108

9.56%

教学改革

449

39.73%

614

54.34%

67

5.93%

基本教学设施

533

47.17%

563

49.82%

34

3.01%

教材建设

439

38.85%

613

54.25%

78

6.90%

教学实践活动安排

517

45.75%

523

46.28%

90

7.96%

学习风气

549

48.58%

525

46.46%

56

4.96%

社会声誉

579

51.24%

474

41.95%

77

6.81%

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588

52.04%

486

43.01%

56

4.96%

12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统计表

评价项目

非常满意

比例

满意

比例

不满意

比例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

555

49.12%

523

46.28%

52

4.60%

专业基础知识

584

51.68%

477

42.21%

69

6.11%

外语应用能力

499

44.16%

547

48.41%

84

7.43%

计算机应用能力

510

45.13%

534

47.26%

86

7.61%

语言文字能力

489

43.27%

574

50.80%

67

5.93%

组织管理能力

518

45.84%

564

49.91%

48

4.25%

思想道德素质

543

48.05%

546

48.32%

41

3.63%

实践创新能力

515

45.58%

537

47.52%

78

6.90%

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

503

44.51%

556

49.20%

71

6.28%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65

41.15%

590

52.21%

75

6.64%

团队精神

493

43.63%

553

48.94%

84

7.43%

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493

43.63%

568

50.27%

69

6.11%

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503

44.51%

547

48.41%

80

7.08%

社交、公关、协作能力

422

37.35%

631

55.84%

77

6.81%

对单位的贡献

491

43.45%

580

51.33%

59

5.22%

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

598

52.92%

477

42.21%

55

4.87%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已经与国际知名企业嘉吉公司、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市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开办了“嘉吉班”、“苍穹班”、“金禾化工班”、“迪蒙德班”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和结构

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近三年调整了10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基本合理、重点较为突出、特色初步显现的学科专业格局。

13学校2012-2014年招生调整情况

年份

专业调整数

新增专业数

停招专业数

2012

3

3

0

2013

4

3

1

2014

3

3

0

()重点实施教师培养工程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加大了对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先后选派260多名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45名教师攻读博士,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加强对实习实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通过规范管理和提高水平让学生真正受益,锻炼和提升实践技能。积极实施“双能型”教师培养工程,目前已经有215名教师被认定为“双能型”教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责任编辑: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