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滁州市委书记李明深入滁州学院调研

文章作者:张晶晶 发布时间:2014-09-30浏览:2385

9月28日下午,滁州市委书记李明深入滁州学院调研,滁州市政协主席、市委秘书长何希勇,市委副书记孔晓宏,市政府副市长李树,市政协副主席苏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茂松一同调研,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曹付忠,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于晓波以及市委组织部、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房产局等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滁州学院党委书记庆承松、校长许志才热情接待了李明一行,校地之间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

李明一行参观了滁州学院校园和有关教学、科研实训场所。在滁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和实验室,李明指出,以汽车为主导的先进装备产业是滁州市重点打造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滁州学院要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滁州市创新发展作出贡献。在地理信息无人机总装测试实验室和成果室,李明观看了科技成果演示,并不时与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他希望滁州学院能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快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大数据库,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带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服务滁州经济社会建设。

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滁州学院建设与发展情况介绍后,李明对滁州学院办学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指出,近年来,滁州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适应滁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入滁州、服务滁州、贡献滁州,为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明希望,滁州学院要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征求高校对滁州市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校地双方合作协议。从推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研究成果在滁州市的转化应用着手,完善双方合作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实现校地共赢。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滁州学院要加强与苏滁现代产业园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5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合作,各园区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委托滁州学院相关专业,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等,量身打造高技能人才团队。要进一步深化校校合作。滁州学院既要立足本土,与滁州市几所高职专科院校进行合作,帮助这些学校转型升级,提升学生学历层次,拓展成才渠道;又要走出滁州,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省内老牌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合作,建立研究院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提升滁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要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南京高校城”的规划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融汇集聚,推动城市和高校共同繁荣发展。

李明指出,支持滁州学院发展是滁州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滁州市相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积极帮助滁州学院解决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正大有限公司地块土地征用工作,为学校发展拓展空间。将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纳入滁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范围,积极帮助解决青年教师住房困难等问题,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庆承松对李明一行百忙之中专程来校调研指导工作和滁州市委、市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学校人才培养、教师能力提升、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空间拓展和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滁州学院建校60多年来,一直以服务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与滁州市一起成长,一起发展。升本以来,学校坚持融入滁州、服务滁州、贡献滁州,加快推进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滁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实现滁州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新滁州作出了应有贡献。滁州学院成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获得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离不开滁州市的支持。他希望今后校地进一步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工程、化工制药、金融服务、城市规划等领域密切联系,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许志才介绍了滁州学院建设和发展情况。他说,滁州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以专业建设为重点,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实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特色优势明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终审人:张晶晶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