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7月7日,美术与设计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赴明光市自来桥镇梅花村开展“团聚青春·筑梦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暑托班支教活动为期一个月,共有四批大学生志愿者前往明光市自来桥镇开展课业辅导、艺术浸润、安全教育、文化探访等活动,将为乡村孩子们打造一场充满趣味与收获的夏日学习之旅。
课业辅导:点燃学习小火苗。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为自来桥镇的“小梅花们”开展作业辅导。志愿者们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利用身边的物品当教具,将抽象的题目转化为易懂的话语,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解题思路。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大闯关。志愿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真实案例、警示视频和趣味动画,讲解了防溺水安全和交通安全等内容,深入浅出地剖析溺水危害、常见危险水域,展现了错误施救及闯红灯、不系安全带等危险行为的严重后果,同时,还结合了日常交通现状,详细解读了交通标志的含义、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规则,并以情景模拟的形式科普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并现场讲解了“六不一会”原则与正确自救互救的方法。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踊跃展现实践急救技能,积极参与交通规则问答,现场演示正确佩戴头盔等实用技能。
艺术浸润:艺术创意无极限。志愿者们化身文化使者,带领孩子们制作非遗漆扇、手掌印画、树叶拓印、纸巾扎染、创意花瓶等一系列艺术创意活动。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漆扇的历史起源和文化传承,简单讲解了手掌印画、树叶拓印、纸巾扎染、创意花瓶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孩子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他们手持漆扇在浸满颜料的水面尽情挥洒,将心中对于颜色搭配的奇思妙想倾注于水面,青山绿水、云蒸霞蔚等图案缤纷呈现。还将手掌涂满缤纷颜料,按压在画纸上,原本简单的掌印变成了温暖治愈的爱心、色彩鲜明的花儿。
体育锻炼:夏日运动欢乐多。课业之余,夏日傍晚,一场充满青春气息的乒乓球互动热烈展开。孩子们两两对阵或与志愿者切磋,黄球飞旋,眼神专注,你来我往尽显活力。围观的“啦啦队”为精彩回合欢呼鼓掌。休息时大家交流技巧,临时组队双打比拼,小小球台旁欢声笑语不断。羽毛球场上同样热闹,孩子们手持球拍,洁白的羽球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有人专注练习发球,逐渐掌握要领;有人结对对打,动作虽显生涩却热情十足。“猜拳劈叉”游戏巧妙融合传统猜拳与柔韧训练,点燃现场。两人一组脚尖相触起点,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进退——胜者退,负者进,直至一方无法触及脚尖定胜负。游戏既锻炼腿部柔韧性与反应策略,更让运动充满趣味挑战。
红色教育:革命岁月薪火传。实践团队走进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在一件件历史文物和文字资料前驻足,追忆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史料室全方位展示了1940年前后嘉山军民团结御侮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汪道涵生平事迹展厅通过珍贵照片、手稿和实物,生动呈现其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与奉献精神。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激励队员们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为未来奋斗。实践队员还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访老党员。75岁的老党员精神矍铄,分享起当年投身乡村建设、参与基层工作的峥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