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访谈之六】专访教科院院长宋德如教授

文章作者:张晶晶 学通社记者/胡颖 许乐 见习记者/何陈时间:2011-11-10浏览:949

 

宋德如,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学原理硕士、教育学教授,安徽省优秀教师,“教育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校首届教学名师,兼任安徽省心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完成《多科性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地级市高校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8项省厅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研究,出版《现代教育新理念解读》、《基础教育学》、《教师心理保健》、《学习心理辅导》等专著、教材9部,在《比较教育研究》、《青年研究》、《心理科学》、《教师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青少年研究》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文摘周报》转载,《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负面影响与教育干预》被团中央宣传部《青年塑造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研究的国际信息交流项目)全文收录。《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有效路径》2003年获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多科性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2008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构架的实践探索》2010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1名)。

 

彰显教师教育理念  服务地方教育发展

——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宋德如教授谈“十二五”规划

 

  者:宋院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教育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好吗?

宋德如:好的。教育科学学院前身是政史系,创建于1985年,是学校最早创办的系部之一。2004年更名为教育与法政系。2011年,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成立教育科学学院。经过20多年的办学历程,学院以教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积极拓展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以及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学院现拥有公共管理、人文教育(含专升本)、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和初等教育专科专业,在校学生数894人。

学院承担完成世界银行贷款课题研究项目1项,省厅级教研、科研课题50余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科研教研项目49项,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近年来,教师与国内学术机构、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有多位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并有多批省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

学院注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适应转型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有心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先后在浙江省与滁州市等地建立11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党总支多次荣获省、市、校“优秀基层党总支”称号,4个班级被评为“安徽省先进班集体”,1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学生在南京都市圈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安徽省大学生话剧比赛、安徽省大学生演讲比赛等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中均获得奖项。毕业生多数在教育部门和党政机关工作,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近三届毕业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录取率均居学校前列,连续三年位居文科类第一。

 

  者:“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有哪些改革谋划呢?

宋德如:“十二五”期间,我们确立了“强内涵、提特色、重服务、树品牌”的质量兴院思路,努力把教育科学学院办成有个性、有影响、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

一是注重办学内涵建设。不求大,不求全,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注重办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能否培养竞争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最根本标尺。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数量轻质量、重硬件轻软件、重“大楼”轻“大师”、重速度轻效度、重科研轻教学等不良现象,不仅导致所投资金的隐形浪费,也极易诱发教育质量的滑坡。我们在“十二五”发展过程中,不攀比,不务高,走内涵。加强调整专业结构,强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凸显教学中心理念,建立全程质量监控机制,以有效形式在动态发展中把握人才培养质量关。

二是坚持“教师教育”办院特色不动摇。“特色”是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创建高质量教育的重要生成要素。一个学院并非越大越好,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也非越全越佳,关键因素是“特色”二字。因为衡量一所学院的好坏,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其重要指标就是学科优势、师资水平、人才质量和社会贡献度。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个性缺乏是办学的致命伤。“十二五”期间,教科院坚定不移走“教师教育”特色发展之路不动摇,坚持师范教育为主,兼顾应用型非师范专业建设,大力拓展成人继续教育。

三是紧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办学。教育质量观只有定位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不同层次人才这一目标上,才能有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把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架构在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平台之上,利用教科院的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紧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势办学,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为地方教育规划、教育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四是着力打造皖东教育品牌。依托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以培养基础教育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着力打造教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

 

  者:听了宋院长的介绍,我们对教科院“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那么,围绕这个总体思路,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

宋德如:我们将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任务。

一是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300人(本科1000人,专科300人)左右,成人教育在籍学生规模稳定在600人左右。

二是专业建设。在现有小学教育、公共管理、人文教育等3个本科专业和初等教育1个专科专业基础上,2012年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走势,基于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优化专业结构,适时开设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适度调整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文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强化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发展和办学规模,专任教师数量按1:18的师生比控制,全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按1400的师生比配备。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知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来院任教,加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培育工作,使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专任教师队伍人数稳定在35人以上。

四是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大力推进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十二五”期间,拟建设6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2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1项省级特色专业。

五是教育科学研究。创建校级科研团队1个,成立教师教育研究机构1个,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5项,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2部左右。

 

  者:如何保障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呢?

宋德如:为了保证教科院总体规划和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建立了五大保障措施。

第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学院的发展路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工作的展开,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新机制。制定学院专业建设、课程评价、教师考核、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等相关制度,做到组织管理规范化,过程管理精细化,考核评估常态化,状态数据公开化。通过建章立制,有效管理,放大教育资源使用率,为“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各项发展目标的达成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较高水平教师教育教学团队。针对目前教科院专任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现象,为有效支持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内培外聘,重点外引”的教师队伍建设原则,构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年龄、学历、专业方向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和学术梯队,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第三,是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努力做好“五室一房二基地”(心理实验室、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室、形体训练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琴房、公共管理校外实训基地、教师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第四,是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加强对已有专业的改革重组,重新制定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增开本科专业2个左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坚持“教学为中心”工作方针不动摇,加强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发展,把教学内容改革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内容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材研发、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度研究,以质量工程建设凝练教学团队,向教研要质量要效益,以全新的课堂教学景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五,是加强合作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开放办学之路,建立合作教育平台,联动办学。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引智办学,引力育人,全面推展企事业单位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质量评估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联合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基于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利用学院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优势,深度溶入地方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在全面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行。

 

 

 

终审人:王诗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