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文章作者:孔令十 学通社记者/鲁婷婷时间:2012-03-21浏览:165

滁州学院在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力推动了毕业生多层次、较高质量地就业。据统计,2008年以来,该校6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实现在本省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坚持“两高、两应用”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大幅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滁州学院2004年升本以来,经过不断探索,明确提出了“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自2005年起,对学科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造,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设了一大批工科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学科专业特色初步显现,地理信息、网络信息、电子信息、计算信息、传媒信息以及信息服务等学科专业群初步形成,应用型专业数及在校生数均占全校的80%以上。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还有自动化、网络工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工程实训中心等一大批专业和实验实训中心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立项建设。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产业需求的较高吻合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滁州学院通过对长三角、安徽省特别是滁州本地和皖江示范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在外出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先后三次制(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定位。方案同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使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强化锻炼。2008年以来,该校超过60%的本科毕业生在本省就业,其中在滁州就业的毕业生达到滁州本地生源的2倍以上,占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培育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育人特色,增强毕业生服务社会的本领。滁州学院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育人理念,强化学风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校园文化、学术科技、艺术服务、体育竞技等素质拓展活动,形成了以“百场讲座”、“博教论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助困帮扶”、“典型宣传”等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让广大同学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五年受中宣部、团中央等部门表彰。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组织学生和老师近万人次参加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与服务,每年都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表彰。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滁州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校长亲自带队开展就业工作调研,开拓就业市场。学校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全体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教育。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成功校友等为毕业生举办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讲座,长期开办创业意识、创业实践培训班,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在省内外建立100多个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加强毕业生就业实训锻炼,增强实战经验。将大型就业供需洽谈会与专场招聘会有机结合,每年举办各类就业招聘活动200多场次,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极大地促进了就业。该校还认真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招考等,加大对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帮助和指导力度,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至2009年,滁州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2011年,连续两次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称号。

 

 

终审人:王诗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