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7
【连线“三下乡”】我校学子暑期赴南京开展“纪念抗战历史,传扬红色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7月26日,我校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纪念抗战历史,传扬红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南京,实地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有代表性的建筑馆舍,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广大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同时考察探究纪念性建筑的外部环境及文化表达。队员们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纪念馆门口,大家首先被《家破人亡》的高大雕塑所震撼,它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状况,雕塑人物仰望苍天,张嘴欲喊,却喊不出声,抱着死去的孩子,泪已干涸。踏入灰色高墙的纪念馆,碎小石块铺成的广场地面象征着先辈们的累累白骨,枪林弹雨中受损的城墙,以及人们挣扎着的双手和满是痛苦的表情,都再现了当时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杀戮。这些惨痛的史实说明了什么?一个贫穷、落后、软弱的民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只能处于被压迫、欺辱和掠夺的地位,而残酷的战争则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馆内陈列无论是写满墙壁的受害者名单,还是摆满巨大书架的受害者档案,让队员们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在反省自身。“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刻在馆内一位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帮助过中国人的外国友人写下的。小分队的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一直以来,很多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