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郝德新:学生的思想导师和精神朋友

文章作者:郑晓华发布时间:2008-12-26浏览:882

——记安徽省优秀德育工作者郝德新

  现任滁州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助理的郝德新,坚持把教书育人思想贯穿于工作与教学全过程,认真工作,传播知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解决各种学习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受到学生共同的爱戴,被学生誉为“思想导师和精神朋友”。2006年,他被评选为安徽省优秀德育工作者。
   
  郝德新199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开始担任教育与法政系团总支书记,2005年下半年开始担任教育与法政系学生党支部书记,2006年调入学生工作处担任处长助理。
   
  来校工作11年,郝德新担任了8年班主任。工作中,他注重抓好班风、学风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通过奖优惩劣,宏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形成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班级小环境。
   
   2000以来,郝德新一直担任系团总支书记。在团的工作岗位上,郝德新坚持在上级党团组织领导下,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思想教育、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学术科技比赛、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等,注重拓展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2005年下半年,郝德新担任了法政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半年多的时间,通过与其他党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郝德新把学生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具体学生工作中,郝德新注重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寻求有效载体,追求工作实效。注重利用“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教育阵地,组织学生扎实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活动载体,针对青年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形势,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学‘五四’精神,扬爱国旗帜”、“党在我心中”、“诚信与立人”、“我与专升本零距离”等主题教育活动,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成长成才教育。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工作之余,郝德新还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探索。曾发表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等学术研究论文。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搞好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多年来,郝德新坚持教学为本,承担多门课程教学,按质超量完成教学任务。迄今,郝德新承担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列原著选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式逻辑》等课程的教学。
   
  不管是给哪一专业哪一年级上哪一门课,郝德新都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手段、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料、查阅网上信息,主动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及时地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并在教学中还充分注意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在搞好专业教学的同时,还勇于承担《形势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并能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学生开辟讲座。多次承担毕业生毕业实习指导和就业辅导工作。
   
  郝德新十分重视加强和保持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道德修养、业务素质,注重为人师表、完善自我,坚持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搞好教学的首要条件。他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视、分析、思考当前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平时工作中,充分注意把理论的思考与学校、系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共谋校系发展前景的问题上献言献策。
   
  由于工作突出,郝德新多次荣获先进称号:1996年获校“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1997年获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04年获市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5年获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