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安徽省高校(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在滁州学院闭幕

文章作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09-04-25浏览:702

 

424,安徽省高校(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滁州学院胜利闭幕。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汤仲胜、高教处副处长张庚家,合肥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合肥学院、巢湖学院、黄山学院、铜陵学院、宿州学院、蚌埠学院、池州学院、新华学院、三联学院等高校分管教学的院长和教务处长,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党委副书记武从云、副院长许志才、纪委书记汪湘水出席了当天上午的总结交流会。

  

 

张荣国在总结交流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传达了420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对省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近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发表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张荣国说,近期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要重点抓好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两个主要环节”,认真做好主动服务“保增长”、全力以赴“保民生”、扎实工作“保稳定”、大力推进“质量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和积极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教育活动等“六项重点工作”。

在谈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时,张荣国指出:

第一,要用系统论视角看教育。高校要树立教育观、大学观,更好地服务地方。地方高校一定要接地气:一是要热爱地方,从思想感情连接;二是要服务地方,从项目合作对接;三是要依托地方,从政策支持衔接;四是要融入地方,从文化建设焊接。作为新升本院校,要有脚踏实地的决策精神,要有合理定位的科学态度,更要有在本行做优、做强、做实的决心。

第二,要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应用型”首先应该是“实用型”、“适用型”。“实用”就是有真才实学,有真功夫;“适用”就是适应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能产生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判断是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要看大方向是否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其次要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是否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第三要看是否符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规律。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明智之选。

第三,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谋教育。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决策者,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校要着眼于全党全国科学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安徽奋力崛起的全局,着眼于建设人力资源强省、高等教育强省、职业教育大省的全局,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抓住安徽“奋力崛起”之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高地”的优势,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地方经济助力。

会上,滁州学院重点交流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会,来自全省12所高校的领导也分别就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交流发言。铜陵学院院长丁家云就安徽(部分)高校联盟成立以来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通报。

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张庚家在对会议进行总结时指出,此次研讨会体现了“四个第一”:第一次举办了两场高规格的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做法,第一次有了典型的会议交流材料,第一次触及了人才培养方案这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核心问题。张庚家还就落实省教育厅今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