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滁州学院赴云南支教志愿者马莉莉:简单 纯粹 快乐

文章作者:马莉莉发布时间:2010-05-03浏览:1183

编者按马莉莉,女,安徽蚌埠人,中共党员,滁州学院外语系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于2007年作为滁州学院学生代表出席安徽省第七次学生联合会大会。20096月参加“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前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二中学支教至今。以下是她撰写的支教感受,特此编发,希望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所启迪、有所教育。

 

简单  纯粹  快乐

——我的云南志愿服务工作随感

滁州学院外语系2009届毕业生/马莉莉

 

2010年的第一天,我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回顾过往。悄然逝去的2009踏着新春的脚步挥挥衣袖,留下我们,站在时间的边缘,观望、思索。

那一天,我永远记得——20090801,结束了为期四天的培训之后,我们一行12人托着行李钻进拥挤的大客车,傍晚时分从昆明出发,前往我2009西部计划服务地——云南德钦。一路颠簸、一路惆怅,这18个小时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1080分钟。这一路,激荡的,除了车厢,还有我们激动、兴奋、充满憧憬的内心。

说实话,生活在德钦县城的那段日子,我并不是很开心。这一点,我从不讳言。曾经开诚布公跟团委工作人员谈过,还有志愿者前辈,推心置腹。在德钦生活的那25天,我完全找不到归属感。住在一中高中部的学生宿舍,伙食自理,生活倒也算如意。只是,心里很清楚,我们还要搬“家”。我明白,那不是我的地盘,我只是个外乡人,是个过客。我就好像一个旅人,孤独地站在墙垣上,看城里城外,不知所往。学校尚未开学,我的家在霞若,二中才是我的地盘。盼望着,盼望着,能早点到家,只是家中无人,也没办法啊,学校9月初开学,老师都不在。左撑右挨,忍不住,还是先去看看吧。26号一早,辞别团县委,告别志愿者,在惜别与祝福的目光中,晓燕、勇明,我们即刻动身,向终点站进发。向我们的家迈进——德钦县第二中学。

在旅馆闷了十天之后,94号晚,我们踏着暮光,终于进驻校园。此刻,我在二中,尽管天色阴沉,早已看不清。丢下行李,直奔会议室,所有教职员工都在,倒挺热闹,还有上海嘉定区定点援建的五位支教老师,前几天“踩点”的时候,已经认识。其实二中,对我们来说,早已不算陌生。虽然只有十天,我们却已来过四次,校园里的花花草草,石榴核桃,统统打过照面。终于到家啦!耳畔,珠巴拉河静谧流淌,依山傍水,我的家。就在这次会上,我们有了具体的工作安排,除了七年级70班英语兼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之外,我还要担任70班的副班主任一职。心间踏实的同时,更觉担子沉甸,责任重大。不过,无论如何,我会努力。

开学第一周,新生报到,军训中,烈日当头。七年级英语从字母教起,很多孩子基础很差,甚至根本没有基础,这一点比较麻烦。至于历史,我并不内行,但是我会尽力。说真的,以前还真不知道,当老师原来这么辛苦。80天,到我真正从副班主任职务上退下来的1124这一天,整整开学80天。这80天,对我来说,可真不是很容易,不是感冒发烧,胸闷气短,就是头晕头痛,消化不良。总之,在那段日子里,我是校医室的常客,连校长都说,“怎么我每次到校医室,基本上都能看到你呀!”尴尬,微微一笑。只是,到了1023,我觉得不能再撑,身上长了个大肉疙瘩,已经流出脓血。遂决定,到香格里拉县医院检查一下,还好,没有大碍,前庭大腺囊肿。饮食不惯、水土不服所致,医生说,坚持吊水吃药,很快就会痊愈。

我不清楚,是否和季节有关。可我知道,这个9月,2009年的9月,雨水特别多。也就是在这个9月,我习惯了带着干毛巾去上早读课。因为我可以肯定,在每个下雨的日子里,孩子们总会湿漉漉,像个落汤鸡。一条干毛巾,给他们擦擦头发,应该会减少一些生病的可能吧。我不知道,是习惯,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在二中,会在下雨天打伞的孩子很少。每逢下雨,你就会看到,很多孩子手持塑料盆,高举过头,挡雨。或者,干脆不用任何防护,任凭雨水打湿衣襟,前行无阻。每次当我看到这些,总觉得心里很难受,我受不了。9月中旬,我再也忍不下去,遂着手联系了家乡的一家网站,准备举办一次“爱心送伞活动”,可是由于一系列的客观原因,事情进展不够顺利。还好,正巧赶上“十一”,学校放假,于是决定放弃舆论力量,这件事情我自己解决——进城,购伞。只可惜,自己能力有限,照顾不了太多的孩子。70班,64人,每人一把天堂伞。孩子们,请相信,我会努力,用自己最微薄的力量帮助你们健康成长。

为了你们,我愿意。

因甲流被隔离的那段日子里,我努力让孩子们过得轻松。

究竟是哪一天,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晚练量体温,有个孩子突然跑上讲台,站在我面前,一脸严肃地说:“Miss Ma,我们对你有个要求!”“What?”我一惊。“你也快去打一针吧!”细心的孩子们,原来早已看出我不太舒服。是啊,抗击甲流的那段日子,所有的班主任都很累吧!1027,学校正式开始隔离,任何人员不准随意进出。我们必须对孩子负责,每日实行“三检”制度,早午晚各量体温一次,实时监控。每晚查夜次数也有所增加,从九点半开始,每隔一小时,连续三次查夜,保证孩子睡眠质量。那段艰苦的日子,孩子们都在坚持,直到1126,我们终于等来了疫苗,注射,安心。看着他们如花的笑靥,我觉得很幸福,123,学校隔离安全解除,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欢蹦乱跳跨出校门时的背影,我就知道他们的表情,归心似箭,估计爸妈早已守候在家门前了吧!

没错,11月的第8天,就是从那天开始,生活开始变得半原始。电,只有晚上才会有,孩子们很辛苦,点着蜡烛上晚读。38天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我们的生活完全进入原始状态。连续96个小时,停水断电,一切都变得不可预知,我们开始期待,期待暗夜之后的白天。终于,电来了,生活回归半原始,直到现在。

20091209上午第一节,七年级70班英语公开课。

无论甲流,还是断电,教师生活一切正常。教学工作,按部就班。本学期三次月考,一次期中考,卷面成绩,我个人都比较满意。比起分数,我更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培养,语音语调非常重要。129日上午第一节,70班英语公开课如期举行——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A 1a-1c,2a-2b)。课程进展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技术性失误,孩子们配合度挺高,参与性也很强,课程实施达到预期效果。这堂公开课,我个人非常满意。

除了教学,除了孩子,我们的党组织生活也丰富多彩,不仅有组织生活会,还有学习材料,科学发展观读本,学习心得体会撰写等等,形式多样,细致入微。

走出大学,走进中学,同样的是校园,不同的却是此刻的心情,以及体验心情的人群。时刻铭记:现在,我是老师,我要努力做好老师。四个月的学校生活,很简单,有孩子们的陪伴,我很开心。看着他们单纯的举动和纯真的笑容,真的觉得很幸福。过去的这四个月,在霞若,我们朝夕相处,生活快乐更淳朴。过去的那五个月,在德钦,我们惺惺相惜,日子简单却充实。过去的过去,我们走完了2009,坦坦荡荡;现在的现在,我们迎来了2010,昂首阔步。

志愿者,作为志愿者,我们是简单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志愿者,作为志愿者,我们是纯粹的,兢兢业业,忘我为你。孩子们,谢谢你们,让我成为“德钦二中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相信我,为了你们,我会更加努力,在未来的岁月里。

 

年一月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二中学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