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信息

2010年度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指南

文章作者:发布时间:2010-05-25浏览:197

 

 
一、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根据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专业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分类指导。
二、遴选名额
    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建设原则,从全校遴选2个应用型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
三、建设内容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有较高外语要求的,要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5、通过改革和建设,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该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参考规范,发挥推广和示范的作用。
每个特色专业点要根据专业定位,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努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在发挥专业优势和办出专业特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同层次、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相比优势明显。
四、实施办法与步骤
    在我省一般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中设置频次较高的专业,只选择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对设置频次较低或性质特殊的专业,根据专业点的布局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建设。(布局情况参见2008年度安徽省本科专业布局情况的报告)
    特色专业应系部先期建设,学校择优重点建设。在遴选过程中,重点扶持一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急需但目前培养能力明显不够的紧缺专业,包括前瞻性地培育一批未来若干年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特色专业的申报过程中,各专业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总体定位,以培养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为主要目标之一。
 五、报送材料
    1.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
    2.专业建设相关支撑材料。
    3.专业自评报告。
 
 
 

终审人: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