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新闻

心育玫瑰香满课堂 传薪继火情暖校园

文章作者:发布时间:2010-12-01浏览:642

心育玫瑰香满课堂  传薪继火情暖校园

---记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房玫

 

房玫,女,19502月出生,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她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不断创新理论宣传教育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用真情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让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可亲、可敬、可爱、可学,被称为“新时期我省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典型,深受学生爱戴的师德楷模”,是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她用爱和责任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房玫就着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探索,发明“四真”追求教学法,理直气壮、充满激情地讲授马克思主义,让思想政治课释放出独特魅力,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她注重教学优化,课堂问卷了解大学生的所盼所思、所想所求,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情境中理解、接受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为了寓教于学,她在教学中设计“课前3分钟读讲马列经典”环节,请学生谈体会,还开展“理论论坛”辩论,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愿接受,从不相信到自觉践行。为了把枯燥的理论讲活,她坚持采用“以疑引思、重点剖析”,穿插“学生自讲互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将师生的兴奋点聚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上。房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因此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一课”。

  “亲其师,信其道”,真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老师应有的作用。她和学生坦诚交流,耐心听取学生倾诉,用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学生亲切称她为“亲爱的大朋友”、“房妈妈”。今年教师节,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向房玫同志学习。

激情课堂开智慧之门

大学思想政治课,在很多人眼中是严肃、枯燥的。但是在房玫的课堂上却经常响起欢声笑语和一声高过一声的辩论。作为思政课教师,房玫始终牢记自己永远是党的先进理论的传播者!在传播的途径上,她下足了功夫,看似随意的授课方式,其实是出自她的精心设计。

“会牵牛鼻子”是房玫的一项“绝招”。 “不少同学一开始对公共课,尤其是思政课,有抵触心理,觉得不好懂,学了没有用”,房玫对学生的这种情绪很理解。关键是老师能不能把枯燥的理论讲活?老师以“以疑引思、重点剖析”讲授为主,穿插“学生自讲互评”,她重点选择那些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精神,学生理解难度大,且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却被普遍关注的内容,立题重点讲授。结合当下最热门的“七个怎么看”的问题,用一个个具体事例,系统阐述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原理,得出结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社会主义。

“思政课不是‘满堂灌’,更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索。”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是房玫的又一大“长处”。为了摸清孩子们的所想所虑,“课堂问卷调查”成了房玫在接手每一届新生教学开始时必做的事。这些问卷的题目五花八门,但主要都是围绕时代和校园的热点,每人必填一张。收集上来进行统计分析后,她又把问卷装订成册,“这可是我研究学生动态的第一手资料,珍贵着呢!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房玫开始琢磨教学改革开始,这样的装订本积攒了一米多高,搬了四次家她也没舍得丢下。

下课铃响起,房玫还不忘伸出小指和拇指斜放在耳边,做出打电话的样子说:“课下讨论,保持联系。 ”在满堂笑声中,与学生们道别。

快乐育人助学生成长

谁能想到,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在学生眼里“可亲可爱”的房玫,今年已经60岁了。“我属虎,钻研起问题来,有的是劲儿呢! ”房玫笑称自己先天精力充沛。多年来,她每天都会上网搜集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动态,不断把一些新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有时坐在电脑前查资料,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她的教案和PPT每年都是新的,从来不会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老本”。

房玫常说她和学生们有三种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老师就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其次是朋友关系,“亲其师,信其道”,真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老师应有的作用;还有就是母子关系了,“妈妈不在身边,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不管是考研、就业这样的大事,或者是恋爱、交友、生病这样的小事,学生都有“房妈妈”可以倾诉、可以依赖。

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实际问题,让房玫在学生们心中永远年轻。为了和学生沟通,她把各种常用网络工具都玩得得心应手。“真是个时髦老太! ”年轻人将信将疑地争着和她交网友。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这个“老朋友”本事还真有一箩筐:老师会使用最in的网络语言跟他们聊天;她会用一整天的时间躲在家里看韩国的偶像剧;看到年轻老师或者学生的课件做得好,她会很虚心地讨教……她和年轻人从来没有代沟,学生们都奇怪,为什么和爸爸妈妈不能说的话,却可以和“房妈妈”无所顾忌地说呢?2005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专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导论》,填补了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她还主持和参加省级和校级教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校级“皖泰”教学一等奖、“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独著、合著、参著学术专著6部。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和专著曾获得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项。

言传身教树师德模范

看似随和的房玫,上课时也有自己的规矩:“不讲哗众取宠的大话、违背事实的假话、不着边际的空话、低级趣味的笑话”,这“四不”让房玫的课,生动中不失理性,激情中不失方向。

“我出生在1950年,跟共和国一起成长,苦难和幸福都深有体会,人生的经历让我信服马克思主义。 ”房玫的信仰坚不可破,“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值得的! ”也正是她自己首先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真爱”,才让她有无穷的激情和追求,对学生“授之以渔”。房玫的笔记本上记着学生留下的一段话:“是您的幽默,让马克思主义原理变得生动;是您的睿智,点燃了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是您的亲切,让我们感觉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温暖。 ”

真理存在于一切细节中。和学生聊天时,房玫也会唠唠自己的家务事,谈起爱人和女儿。原来老师的家庭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马列”之家,丈夫汤文曙是安师大教授,也是我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女儿、女婿都在高校担任思想理论课骨干教师。每天房玫都要和爱人准时起床,一起晨练、买菜、做饭、浇花,还有道不尽的聊天……说起家庭的那些小秘密和小幸福,房玫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健康的身心、和谐的家庭,让房玫又赢得了一个“阳光老太”的称号。她的阳光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今年母亲节,房玫上完课兴奋地跟学生透露:自己刚刚给妈妈打了电话。于是哄堂大笑下课后,很多人立即记起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

房玫经常和年轻老师说: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课,不是我们的学生出了问题,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出了问题。她始终认为自己不过是成百上千师大教师中普通的一员,“只要用心去爱、用心去教这门课,思想政治课同样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帮助大学生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房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思想教育与理论讲授、教书与育人的双向结合和统一。

追求真理永不止步

1974年,房玫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师大,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中,她越来越发现这门课上得有问题,因为学生上课时总是没劲头,“我多希望能够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求知的问号啊! ”房玫说。

1992年开始,房玫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演讲,每年自制问卷调查,“5分钟讲读经典”、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接受咨询……通过不断探索,她把思想政治课上活了,和学生们越走越近,上课效果也越来越好。“她的话语总能打动学生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安师大政法学院哲学系主任戴兆国说,学生爱听她的课,爱和她讨论,向她求助。作为一个老师,房玫成功了。

虽已到了花甲之年,房玫现在每周仍有20多节课。“再往前算算,她的课时量,十多年在政法学院都位居前列”。学校曾多次请房玫去当行政领导,但都被她一口回绝,“还是当老师最好,我离不开学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宣讲”。就在这个暑假,房玫也很少休息,忙着教学研讨、师资培训,只要是工作,都让她感到快乐。

关爱学生点滴入微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孙前梅是房玫的学生,12年前老师上第一堂课时公布的电话号码,她至今仍能脱口而出。“只要是老师的学生,无论何时找到她,总能得到热情帮助! ”房玫的手机对学生24小时开机,是一条永远畅通的求助热线,学生们遇到学业的、生活的难题,总是在这、也能够在这找到答案。

上百人的公共课,房玫能叫出绝大部分学生的名字。不是她记忆力超群,而是在给大一新生上课之前,她首先找相关院系的总支书记或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特别是了解思想活跃和思想沉闷的学生情况,因此心中有数。再利用课余与学生交谈,留心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流向,做到因势利导。

每到一个新课堂,房玫都会跟学生约法三章:“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拖拉作业,不准作弊。 ”让房玫骄傲的是,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点过名,“在课堂上,和出勤率相比,我更看重抬头率和认同率。抬头看我和点头认同我的人多了,出勤率自然也就不会低了。 ”

润物无声培植信念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马列主义不变的信仰,渗透到房玫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的老伴是与她志趣相投的“同学、同行、同事”汤文曙老师,老两口经常在饭桌上会为学术问题争执,为谁能进阳台上的“小暖房”写作斗嘴,但这丝毫不影响房玫为老伴做可口的小菜;老伴第二天准时约她晨练……女儿也在他们的影响下,投身大学思政教育,还找了个同行女婿!一家四口都是思政教师,“马列之家”的美名就这样流传开来。

房玫总说自己很平常,只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老师,教了一辈子思想政治课。其实,在现代社会,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房玫把成绩归功于安师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厚积淀与历史传承。思政教育是安师大第一批“特、优、强”建设专业,是享誉省内外的品牌专业。从第一代思政教育领头人文秉模老师,到“全国模范教师”陶富源老师,再到现在创立全国高校优秀文化项目“丙辉漫谈”的路丙辉老师,一大批潜心钻研、辛勤耕耘的好老师,使得安师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有师大特色的思政教育网络。房玫是这“网络”的受益人,更是辛勤的“织网人”。用一生传薪继火,在青年人中间点燃信念之灯,这是她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源泉。

谁说思想政治课是空的、虚的、没用的?房玫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述的是正确的世界观,它很实在;传授的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很有益;引领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很美好。传播智慧,启迪心灵、塑造人生,是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光荣使命;把思想政治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是房玫和所有思想政治课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