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志才作题为《总结经验,谋划发展,全面推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院长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十一五”时期学校主要工作回顾;二,“十二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三,学校2011年的重点工作。
许志才说,五年来,学校从外延到内涵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办学思路进一步清晰,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学科专业调整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应用型办学定位基本确立;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大力实施“人才兴校”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校园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校园总体稳定和谐。
许志才在报告中阐述了“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他说,要把提高质量、培育特色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以特色发展带动学校全面发展。要在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本实现建设多科性、区域性、应用型、有特色的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阶段性目标。要以“八大工程”建设抓手,强力推进“十二五”时期各项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许志才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为此,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扎实开展迎评促建工作;要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理顺关系,增强活力,提高效益;要继续推进校园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后勤服务。他号召全校师生员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奋力拼搏,科学谋划,锐意进取,为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滁州学院2010-2015年事业发展规划,讨论审议了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三个子规划;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左勤所作的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听取了张玉虎所作的代表提案工作情况汇报;听取了姚树林所作的财务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期间,代表们分组审议了院长工作报告、“两代会”报告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大家一致认为,过去五年,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为顺利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了基础。未来五年面临着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奋进,加速发展,全面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安徽崛起、兴皖富民、高教强省、大滁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成绩和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谋划“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一五”期间,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科学发展,全面实现了由师范专科学校向多科性、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
余在岁指出,“十二五”期间总体形势向好,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战略和“高教强省”建设、“大滁城”建设的实施,都将为学校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希望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重点与一般、教学与科研、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现学校科学发展。
余在岁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为实现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目标努力奋斗。一是党委要发挥把握方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院长及行政组织管理学校、履行职能的重要作用;三是要积极探
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教代会执委会主任武从云致开幕词
党委委员、副院长、教代会执委会副主任倪阳致闭幕词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