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林鑫德对滁州学院在“十二五”开局之初,在全省同类高校中率先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表示祝贺,对滁州学院近几年人才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滁州学院党委、行政不断创新理念,强化领导,规划引领,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科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师资队伍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坚持管用并重,充分发挥了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通过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人才保障。
林鑫德希望滁州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做好人才发展的科学定位,科学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强化制度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特色明显、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人才和师资梯队,为学校推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高校最核心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办学兴校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资源,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关系到学校发展战略全局。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余在岁强调要做到“五个坚持”、做好“五个结合”,即坚持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并重、坚持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坚持管理人才和开发人才资源并重、坚持重点人才和一般人才并重、坚持专职人才和兼职人才并重,人才工作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人才工作与团队建设紧密结合、人才工作与打造特色紧密结合、人才工作与队伍新老交替紧密结合、人才工作与产学研合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努力培养拔尖人才。他希望全校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局面,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志才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这次人才工作会议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内涵丰富,开得很成功。通过会议,学校对未来几年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思路更加明确,也更坚定了做好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许志才要求,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融入学校转型发展的潮流,抓住高等教育及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理清思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学校的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中的引领和榜样作用,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多、更高水平的贡献。要积极研讨,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修改好提交会议讨论的有关人才工作政策文件,共同构建学校人才工作的新机制。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抓好人才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队伍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表示相信,随着人才队伍的力量壮大、成果积聚,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凸显,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办学实力的逐步增强,学校必将拥有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滁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倪阳在会上作了题为《努力建设一支适应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对该校五年来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十二五”时期人才工作进行了规划,对2011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报告中,倪阳用数字说话,证明了滁州学院“十一五”时期师资队伍的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初,该校教职工总数469人,专任教师中正高仅9人,副高80人,中职10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7人。通过大力引进和自身培养,至2010年12月,全校教职工总数达890人,其中正高28人,副高118人,中职244人,博士67人,硕士315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成为师资队伍的主体,人才工作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与成效进一步凸显。
倪阳说,2011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工作将向应用型师资倾斜,人才培养工作将向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倾斜,通过外引和内培,逐步改善学校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在中青年教师中将选拔一批道德品行好、学术水平高、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构建团队、带好梯队,使之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校发展。
会上,滁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陈桂林教授、国土信息工程系青年教师王春博士作大会发言,分别介绍交流了本单位人才工作经验和个人成长感受。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