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学院2011年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国土信息工程系教师/
(2011年1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新年好!值此滁州学院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2008年7月,我被以特殊人才方式引进到滁州学院,这是令人羡慕的待遇,同时也是颇具压力的待遇。在两年多的工作中,能够取得一点微薄的成绩,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关爱与支持,非常感谢各位同事的无私帮助。
“抓项目,带团队”是系领导给我的主要工作任务。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底,我们筹建了以国土系6位青年教师为主体,南师大研究生为支撑的“空间数据集成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两年来,大家精诚团结,锐意进取,成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产学研社会服务项目共计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获得科研经费160余万元,人均承担课题2项以上,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2009年,该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团队;2010年12月,我被安徽省发改委遴选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试点项目“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和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的策划工作。
提升科研能力,反哺学科建设是组建该团队的主要目的。两年来,通过不断地交流、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协助系部成功获批了GIS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GIS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GIS应用技能”安徽省精品课程、GIS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教学成果奖及2项省级教研项目和6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这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我校GIS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很好的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2010年的首届安徽省高校GIS技能大赛中,近乎一半的一等奖、二等奖由我系学生获得。今天,无论是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学生培养质量、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科研项目,滁州学院GIS专业在全省已具有显著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强有力的团队是人才成长、学科发展的基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2008年,在我选择滁州学院的时候,我的老师、同学大多用诧异、失望的眼神看着我。今天,我用阶段性成绩给他们交了一份满意答卷。在2009年、2010年,为了引进南师大优秀博士,我系郑平建主任和我亲自到学生家里登门拜访,都没能成功引进。今年,南师大的几位优秀博士主动提出到滁州学院发展,南师把这一现象称为“王春效应”。这些青年才俊的加入,将很好的弥补该团队的欠缺,使我更有信心把团队建设成安徽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以优异成绩回报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在此,非常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您们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是您们的无私支持成就了这一效应。我相信,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青年才俊会持续不断的创造这一效应,让这一效应走出南师,走向全国。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新年愉快,心想事成,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