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说,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间,学校党政齐心合力,团结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不断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自我加压,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乘势而上,科学发展,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充满胜利喜悦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全面超额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学校从外延到内涵都发生了全面深刻重大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为学校向更高层次和目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余在岁说,特别是2010年,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拼搏前行,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令人难忘的成绩。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学校成功举办,建校60周年系列庆祝纪念活动圆满开展,科研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学风建设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办学和产学研合作取得更大进展,教职工的生活待遇有了较大改善,应用型办学定位得到全面实施,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升,学校已经由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向多科性、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成功转型,并在向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余在岁指出,总结经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不断理清工作思路,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实现学校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发展;只有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才能不断推进学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实现学校事业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只有坚持深化改革,规范管理,重点建设,培育特色,丰富内涵,优化环境,提升质量的基本工作思路,才能把学校工作做实做精做好,实现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只有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增强办学活力与动力,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实现学校事业与社会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只有坚持校园基本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并重,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特色校园,才能彰显学校区位优势和校园特色,实现学校事业在独特的区位和环境中相映发展;只有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可持续地又好又快发展。
余在岁强调,2011年是新千年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头年,也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但机遇和优势十分明显,信心和动力更加增强。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高教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求真务实、团结奋进、扎实苦干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大力推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实现学校在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有新的更大的发展和提高。他希望全校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实现和谐稳定发展,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志才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2010年工作,并就做好2011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说,2011年,学校将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进一步理清学校发展思路;二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全面深入推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三是进一步重视科研工作,促进科研工作上台阶;四是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五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六是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高度重视招生与就业工作;七是继续推进校园基本建设,扎实做好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八是进一步强化财务、资产管理和监审工作;九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许志才说,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需要全校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管理理念向管理和经营结合理念的转变,从单一的管理学生理念向管理、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全方位理念的转变,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从重身份头衔向重业绩贡献转变,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使学校管理系统处于严格有序、富有活力的状态,使每一个滁州学院人都能处在团结、和谐、紧张、有序、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工作状态。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目标管理,形成全校合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许志才强调,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学校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进一步提升学校竞争力,加强凝练和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自己的办学特色,特色不管表现在那个方面,都应该归结为一个学校所独有的优秀育人环境或育人方式,它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我们要把培育特色作为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以特色发展带动学校全面发展。首先要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在某些学科专业形成自己独有优势,突显应用型的办学特色,由此彰显学校的优势,扩大学校的影响;其次在校园建设方面,进一步突出学校优越的区位及环境条件,彰显学校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把校园建设成安徽省乃至全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为人才培养提供优美的育人环境。从学科专业和校园建设两个方面来培育、凝练滁州学院的办学特色,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全校上下都要为此作出努力和贡献。
会上,滁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倪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汪湘水,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章浩,分别就做好2011年各自分管和负责(联系)的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倪阳主持了会议。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