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滁州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全面启动

文章作者:马报发布时间:2011-05-26浏览:1002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滁州学院将2011年确定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525日,该校召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大会,学校党政领导余在岁、许志才、倪阳、汪湘水、程曦,院长助理章浩等出席会议,各系(部)全体教师、各部门处级干部,教务处和实验实训中心全体人员,关工委和退教协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作动员讲话。他说,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对培养综合素质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就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余在岁指出,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针对性、实用性、整体优化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理念先进、能力较强、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能型”师资队伍;要建好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背景的实习实训条件、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场所,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要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做到“六个结合”,即实践教学与实施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相结合,与产学研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余在岁强调,深入扎实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党政统一领导、部门组织协调、系(部)具体实施、师生广泛参与、校内校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严格落实学校关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全力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余在岁最后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高教强省”战略的实施,为高校发展带来新一轮重要机遇。我们要把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把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把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建设具有较强办学实力、较高办学质量、鲜明办学特色的多科性、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滁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程曦宣读了《滁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就“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活动方案安排,该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分为宣传动员(2011315日—531日)、组织实施(61日—1231日)、总结完善(201211日—115日)三个阶段进行。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具有滁州学院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的总体目标。

会上,国土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音乐系负责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就实践教学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志才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学校有关实践教学的文件精神和余在岁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结合本系部所办专业的实际、结合每位老师所讲授课程的实际、结合每位老师所直面学生的实际,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许志才说,实践教学体系总体可以分为“基础层、综合层、提高创新层”3个层次,具体分为“素质拓展模块、基础技能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行业技术训练模块、综合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科技创新模块”等8个模块,每个部分都环环相扣,层层相连,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希望各系(部)、每位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实践教学规律,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各项活动,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作出积极的贡献。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