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滁州学院2011年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文章作者:校报编辑部 校广播电台发布时间:2011-12-31浏览:5421

滁州学院校报编辑部、校广播电台联合开展的该校2011年十大新闻日前评选揭晓。上榜的十大新闻分别是:(1)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在学校召开;(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扎实开展;(3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圆满召开;(4)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加大人才引进与稳定工作力度;(5)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6)机构改革和第三轮干部聘任工作顺利实施;(7)扩建新区综合实验楼一标段工程竣工启用;(82000多名师生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和志愿服务工作;(9)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10)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在滁州学院召开

滁州学院作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2011年轮值主席单位,328日,成功举办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全省14所成员高校和有关大中型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滁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朱云霞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与会作专题报告。大会确定今年联盟活动主题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讨论通过了关于实施实践教学小学期制、主辅修(双学位)制的方案,发布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校企合作宣言》。其中,跨校实施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现了省教育厅多年来“想做而一直没有做成”的事,为安徽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改革试点作出了贡献。在之后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申报中,由滁州学院牵头的联盟内高校跨校联合申报的1项目获批立项。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扎实开展

2011年,滁州学院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试行办法》、《主辅修制试行办法》。通过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产学研项目、专题实践调研、参加电子设计和数学建模竞赛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共有1154名学生参加了小学期制实践活动。滁州学院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同学前往淮南师范学院学习股票操作,宿州学院组织地理科学专业同学到滁州学院学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践操作。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英语3个本科专业开设了第二学位课程,1982010级同学参加辅修,他们将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后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第三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启动。

 

三、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122325日,滁州学院召开了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坚持“以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大力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回顾总结了升本以来的教学工作,对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行了再动员。大会邀请了教育部评估专家、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陈小虎教授和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博士作本科教学工作及合格评估专题报告。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博士和学生代表共430多人参加了大会。这是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全校上下对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必将有力推进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建设,促进学校内涵的全面提升,实现更高层次的科学发展,动员全校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迎评促建工作中,确保学校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四、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加大人才引进与稳定工作力度

115,滁州学院召开2011年人才工作会议,对学校升本以来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审议2011-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快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暂行意见》等6个文件,对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学校进一步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由校领导带队分赴东北、西北和华中招揽人才,同时邀请中科院和985211等重点大学的百名博士来校参观考察和交流研讨。遴选出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7名、学术技术带头人预备人员22名、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6名,以团队式申报、团队式拨款、团队式建设,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全年新进教师46人,其中引进教授2人、博士8人,新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等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49,滁州学院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商定以政府为引导、以学校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广泛深入地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合肥、滁州、亳州、淮北、蚌埠等地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和横向项目37项,主持的“滁州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滁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等多项软科学研究项目顺利结项。与省市有关部门、全椒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高峰论坛等系列学术文化活动,承办了安徽省艺术鉴赏学研究会年会、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年会等学术会议,邀请了中科院、中国科大等省内外6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作客“百场讲座”、“博教论坛”。李虎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两项协作课题开题,翟明清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孙艳辉博士获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美术学院4幅作品入选省级“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师生获批国家专利9项。全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3项、厅级科研立项49项,市级科技专项5项、社科项目28项,校级重点科研立项6项、一般项目44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项、科研基金项目23项,大学生科研立项85项,学校科研的立项数量、层次、水平大幅提升。

 

六、机构改革和第三轮干部聘任工作顺利实施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滁州学院将教学机构由原来的13个(12个系1个继续教育学院)调整为15个(13个二级学院1个思政教研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院(部)下设11个系和33个教研室(或教研中心),机关部门设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第三轮处级干部聘任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师生员工信得过、年富力强的同志选拔聘任到重要处级领导岗位。安排了10个副处级职位,面向全校竞争选拔,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后勤服务实体干部调整交流力度较大,安排1个实体负责人岗位面向全校公开招聘。

 

七、扩建新区综合实验楼一标段工程竣工启用

建设面积为15608平方米的扩建新区综合实验楼一标段工程(综合楼、地信楼)顺利竣工,1130日滁州学院机关处室和地信学院全部迁入新楼。扩建新区新大门建成启用。开建了面积为14722平方米的学生公寓11号、12号楼和面积为18324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二标段工程(包括数学楼、信息楼、化工楼、生物楼),建设了长1500米、宽6米的会峰湖环湖道路和两座桥涵工程。会峰校区塑胶运动场通过了国家田径协会的场地验收,第二运动场和5个篮球场基本建成。高标准完成了“绿色滁州行动”校园绿化任务,被省教育厅推荐上报参加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的评比。

 

八、2000多名师生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和志愿服务

1022,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唱响,滁州学院2000多名师生圆满完成了伴唱伴舞演出、礼仪志愿服务、互动观众方阵等任务,受到了省、市的表彰,省文化厅和市委、市政府分别向学校发来感谢信。大学生花鼓艺术团入选国家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单位,成功赴两所高校举办专场演出,受到好评。以“党旗引领促成长,青春建功十二五”为主题,通过集中组队和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万余名大学生分赴省内外各地,以社会调查、挂职锻炼、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科技文化服务等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学校形象标识系统设计工作,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和辩论赛、读书报告会、军民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全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全省首届大学生体育舞蹈大赛等文体活动中喜获佳绩。教师的5件作品分获滁州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一、二、三等奖。积极向上、健康繁荣的校园文化,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学生的考级考证考研通过率大幅攀升,毕业生就业的层次和质量逐年提高,在滁工作的毕业生数是生源数的2.1倍。滁州学院今年再次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九、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滁州学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工作,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理论研讨会、师生红歌大赛、党史知识竞赛、“党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师生书画展等数十项系列活动,师生参与面广,教育影响力大。以“学习沈浩比贡献,创先争优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三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学校领导带头走访调研,问计师生、广纳民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建先进、争当优秀,一批“五好红旗党组织”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了表彰。以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制定了关于推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较好的成效通过省教育厅考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全省会议交流经验,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工程建设立项数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十、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滁州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军民共建、校地共建进一步深化,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第3次获得),被市委、市政府、滁州军分区授予2011年度“双拥工作合格单位”(第13次获得)。地信学院方美娇同学带着瘫痪母亲上大学,事迹入选9月份“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中央媒体在头版或首栏进行报道宣传。方美娇同学作为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邀请的全国5位嘉宾之一,参加了“2012年全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和现场采访,较好地宣传了学校。滁州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校园内外、滁城街头、社区乡村,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学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被省文明委评为“感动江淮的志愿服务典型先进集体”。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