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校报编辑部、校广播电台联合开展的该校2011年十大新闻日前评选揭晓。上榜的十大新闻分别是:(1)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在学校召开;(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扎实开展;(3)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圆满召开;(4)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加大人才引进与稳定工作力度;(5)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6)机构改革和第三轮干部聘任工作顺利实施;(7)扩建新区综合实验楼一标段工程竣工启用;(8)2000多名师生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和志愿服务工作;(9)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10)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在滁州学院召开
滁州学院作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2011年轮值主席单位,3月28日,成功举办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全省14所成员高校和有关大中型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滁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朱云霞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与会作专题报告。大会确定今年联盟活动主题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讨论通过了关于实施实践教学小学期制、主辅修(双学位)制的方案,发布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校企合作宣言》。其中,跨校实施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现了省教育厅多年来“想做而一直没有做成”的事,为安徽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改革试点作出了贡献。在之后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申报中,由滁州学院牵头的联盟内高校跨校联合申报的1项目获批立项。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扎实开展
2011年,滁州学院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试行办法》、《主辅修制试行办法》。通过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产学研项目、专题实践调研、参加电子设计和数学建模竞赛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共有1154名学生参加了小学期制实践活动。滁州学院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同学前往淮南师范学院学习股票操作,宿州学院组织地理科学专业同学到滁州学院学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践操作。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英语3个本科专业开设了第二学位课程,198位2010级同学参加辅修,他们将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后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第三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启动。
三、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四、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加大人才引进与稳定工作力度
五、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六、机构改革和第三轮干部聘任工作顺利实施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滁州学院将教学机构由原来的13个(12个系1个继续教育学院)调整为15个(13个二级学院1个思政教研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院(部)下设11个系和33个教研室(或教研中心),机关部门设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第三轮处级干部聘任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师生员工信得过、年富力强的同志选拔聘任到重要处级领导岗位。安排了10个副处级职位,面向全校竞争选拔,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后勤服务实体干部调整交流力度较大,安排1个实体负责人岗位面向全校公开招聘。
七、扩建新区综合实验楼一标段工程竣工启用
建设面积为15608平方米的扩建新区综合实验楼一标段工程(综合楼、地信楼)顺利竣工,11月30日滁州学院机关处室和地信学院全部迁入新楼。扩建新区新大门建成启用。开建了面积为14722平方米的学生公寓11号、12号楼和面积为18324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二标段工程(包括数学楼、信息楼、化工楼、生物楼),建设了长1500米、宽6米的会峰湖环湖道路和两座桥涵工程。会峰校区塑胶运动场通过了国家田径协会的场地验收,第二运动场和5个篮球场基本建成。高标准完成了“绿色滁州行动”校园绿化任务,被省教育厅推荐上报参加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的评比。
八、2000多名师生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和志愿服务
九、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滁州学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工作,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理论研讨会、师生红歌大赛、党史知识竞赛、“党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师生书画展等数十项系列活动,师生参与面广,教育影响力大。以“学习沈浩比贡献,创先争优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学校领导带头走访调研,问计师生、广纳民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建先进、争当优秀,一批“五好红旗党组织”和“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了表彰。以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制定了关于推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较好的成效通过省教育厅考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全省会议交流经验,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工程建设立项数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十、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滁州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军民共建、校地共建进一步深化,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第3次获得),被市委、市政府、滁州军分区授予2011年度“双拥工作合格单位”(第13次获得)。地信学院方美娇同学带着瘫痪母亲上大学,事迹入选9月份“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中央媒体在头版或首栏进行报道宣传。方美娇同学作为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邀请的全国5位嘉宾之一,参加了“2012年全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和现场采访,较好地宣传了学校。滁州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校园内外、滁城街头、社区乡村,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学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被省文明委评为“感动江淮的志愿服务典型先进集体”。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