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要求。他希望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着力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努力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体系;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体系;着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战略体系;着力加强教育引导,切实维护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推动安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谢广祥指出,我省高校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度,切实增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在繁荣文化、服务大局上有新认识;要打造思想高地,形成特色成果,在理论研究、思想引导上有新建树;要加强对策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在服务决策、推动发展上有新作为;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重点平台,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上有新提升;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在营造环境、强化领导上有新举措,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
程艺在会上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滁州学院校长许志才应邀在会上作主旨交流发言,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滁州学院“十一五”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他指出,滁州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来培育和凝练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组建了 “凤阳花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团队”等8个哲学社会科学类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了“欧阳修文化研究中心”等5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遴选出美术学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校级人文社科类重点学科。研究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数量逐年提升,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研究人员队伍已经形成,研究成果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升。艺术类学科特色明显,成果突出,青年画家赵振华创作的油画《战胜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作品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美术学院《人民心中的好干部——沈浩》等3件画作入选“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初步形成了滁州学院画家的独特风格。学校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咨询决策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在中国农民歌会、政府规划决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明显成效。联合光明日报社、滁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欧阳修千年诞辰学术研讨会、诗文朗诵演唱会,与安徽省文化厅、省文联、滁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先后主持完成了滁州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效果评估项目、编写了《滁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参与了滁州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多家单位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等工作。
许志才说,“十二五”期间,滁州学院将瞄准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打造有影响力的协同创新中心,不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深化校地、校企、校际合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除滁州学院外,还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6所高校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终审人:王诗根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