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博”遇到“校园”,它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12月1日上午,安徽省首届高校微博论坛在安徽大学举行,来自全省27家高校的微博达人代表及新媒体领域相关人士参与了此次论坛,共同就如何提高高校微博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推进新媒体在高校中的使用与研究、构建良好校园网络空间秩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诗根应邀与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祥飞、人民网安徽频道资深编辑金蕾欣、新浪安徽微博主管周骏一起,在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王诗根在题为《微情给力打造正能校园》的报告中,以滁州学院新媒体应用为例,畅谈了高校新媒体应用的优势、途径与成效。他说,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一个典型的网络社交工具,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应用广泛,备受青年人热捧,特别是大学生青睐。但微博上“人人都是传声筒”、裂变式传播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此,高校必须主动出击、直面应对,加强新媒体知识学习,克服“本领恐慌”,把握微博特点,发挥微博优势,打造微校园,传播正能量。滁州学院在探索中前行,在全省高校中第一家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在全国本科高校中首开“微博与社交”公选课,成立了微博协会和新媒体工作室,不定期举办微博文化沙龙,以此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适应微博时代,正确利用微博、玩转微博,促进学习与生活、成长与成才。
王诗根的报告因实践操作性强而备受与会人员瞩目。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微博环境下的校园媒体发展”分论坛上,全省各高校的微博达人、校园媒体代表又专门邀请他到现场互动交流。
滁州学院微博协会会长、生物工程学院陈熠坤同学也应邀与会,在分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就微博助力校园文化、新媒体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