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图书馆功能,服务师生读者
图书馆馆长/梁辉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图书馆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各院(部)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校第二届党代会精神,以迎评促建为契机,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服务师生读者为本,加强建设,创新服务,营造特色,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为教学科研和师生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适应教学科研需要
2013年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成效显著。通过组织各院(部)教师代表外出现采图书和校内划单选购,3.5万册纸质图书的采购任务已全部完成;完成15万册旧图书的编目加工工作,使读者能检得到、借得出,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在广泛征求师生读者意见基础上,完成2014年报刊征订工作,征订期刊1637种、报纸106种;我馆职工自己动手加工编目过刊4900册,为学校节约了经费;新增电子图书8万种,并有CNKI等22个数据库在线使用;新增特色电子资源《超星名师讲坛数据库》和《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已正式开通使用。以上各种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我校所有学科专业,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师生读者的需求。
(二)重视制度与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图书馆重视制度建设,2013年1月修订《图书借阅规定》,增加图书借阅册数,将学生读者借书册数由4册增加到10册; 7月修订《学生手册》中“读者入馆行为准则”和“图书馆书刊借阅规定”,8月修订《2013版读者手册》中相关制度,9月对《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中8项制度再次修订。
随着学校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形式发生变化,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我馆积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同志参加攻读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形式的在职业务培训(如在学习时间上、经费上予以支持),以提高馆员队伍的学历和素质。2013年,我馆新进两名硕士研究生。
(三)多措并举,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开展第一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评定出31个书香班级,同时与校团委联合举办“读者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激发广大读者的读书热情,培养读者良好的读书习惯。
成功举办首届“读者活动月”活动,以“好书伴我行,书香满校园”为主题开展超期图书免赔罚、电子资源培训、标语征集等系列活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
修订了《滁州学院读者手册》,使2013级新生人手一册。同时,对4600名新生进行了入馆教育。入馆教育采用安排读者入馆参观、宣讲如何利用图书馆查找文献等方法,深受新生读者欢迎。
图书馆职工加班加点完成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搬迁后的图书资料调配工作,适应南北校区师生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职工利用暑期,搬迁近20万册图书,进一步调整馆藏布局,增设外文图书借阅室、自修室等,更好的服务读者。
改善阅览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更换馆内标牌,增添楼层指示、区域功能图等,购置读者休闲钢排座椅,在琅琊校区图书馆三楼卫生间加装学生打卡饮水机等。
在大厅及各个流通借阅书库设检索机,帮助读者利用文献资源;利用图书馆主页、显示屏等,及时向师生通报图书馆工作和最新服务情况。
采用VPN设备,解决了校外教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为校外教师在家备课和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方便。
做好地方特色资源宣传工作,为“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提供资料室,满足学校科研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解决随书光盘平台的技术问题,使其成功上线。
(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图书馆的全部工作可以概括为“服务”二字,即为师生读者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今年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与去年相比有明显提高,服务满意度创新高,服务质量较好。
服务窗口工作。图书馆各服务窗口每天都要面对全校师生读者,工作具体且辛苦,流通每周7天向读者开放,期刊每周7天(加晚上)向读者开放,电子资源每天24小时在线服务,电子阅览室每周7天(加中午及晚上)向读者开放。流通部2013年全年图书流通量达33.77万册(其中借17.3万册),内阅读者8.17万人次;期刊部2013年主动向读者开放自习服务全年接待读者12.8万人次;电子资源2013年访问量550万人次;电子阅览室2013年全年接待读者6.1万余人次;样本室、艺术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2013年全年接待读者9061人次;咨询次数2231人次;全年借出随书光盘1237张;办理2013届毕业生离校退证手续3685人次;自修室全年接待读者29万人次。
网站建设工作。图书馆网站作为馆藏电子资源利用和与读者交流的平台,做到及时维护,及时更新,展示特色,有问必答,2013年共有40万余人次登陆,连续被安徽省教育网推荐为图书资料特色栏目。
2013年,图书馆以迎评促建为契机,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服务师生读者为本,加强建设,创新服务,营造特色,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对教学科研和师生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合授予“2013年度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先进集体”称号。
二、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为契机,加强建设,内涵发展,创新服务,为教学科研和师生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一)不断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满足办学需要。增加纸质图书,进一步改善纸质图书结构,力求做到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平衡,重点学科与新增专业兼顾,大型文献与普通图书并重,以适应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需要。征订纸质期刊2000余种,加强新增专业和应用技术类期刊的比重。做好2013年的过刊装订工作。新增移动图书馆项目,实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无缝对接,突破以往时间、空间对图书馆资源及服务的限制,节省读者的时间,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具人性化。进一步丰富电子资源,并做好省数图电子资源的宣传推广和利用工作。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设门禁系统,加强图书馆管理,更好服务读者;增加存储设备,满足新增电子资源的存储需要。
(三)加强读者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开展第二届“读者活动月”系列活动,进一步在全校营造读书氛围;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提高图书馆利用率;加强电子资源使用培训工作,提高电子资源使用率;会峰、琅琊校区图书馆阅览场所安装空调,改善图书馆阅览条件;进一步美化、亮化琅琊校区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开放读者交流室,拓展服务功能。
终审人:王诗根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