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回眸13谋划14处长笔谈⑬】工会:服务教职员工,促进改革发展

文章作者:左勤发布时间:2014-03-17浏览:264

 

服务教职员工,促进学校发展

校工会主席/左勤

一、2013年校工会工作总结

2013年工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中心工作为主线,服务学校迎评促建,深入推进民主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加快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思想建设,全校教职工思想统一、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认真履行教育职能,将教职工思想教育与促进学校发展、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职工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懈努力。会同宣传部组织开展“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事迹宣传,开展“学习十八大和新党章知识竞赛”,配合组织推荐省级师德标兵。分工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教职工参观半塔革命烈士陵园、滁州市规划馆、攀登琅琊山等活动,引导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全校教职工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

(二)积极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校稳步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教代会“年会制”,3月份按时召开了二届四次 “两代会”,听取校长工作报告、校财务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并征集了43件提案,提交有关部门处理。对各部门的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提案人,并征求提案人对提案处理的意见。对学校发展、民生工程有促进意义的提案进行表彰奖励,调动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教代会执委和代表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在参与涉及修改学校教学改革方案、校级领导处级干部年度考核、作风建设征求意见、迎评促建工作督查,及推优评先等重要工作中,均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对以前建立的有关教代会制度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修订和完善,经相关会议审议通过了《滁州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教代会代表提案办理实施办法》、《滁州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巡视制度实施办法》等文件。在教代会闭会期间,教代会执委会坚持工作会议制度,就学校重大事项以及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进行调查研究,为学校加快发展,维护教职工的权利建言献策,较好地代表和维护了教职工知情权和参与权。

全面推进二级教代会,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学校在系统推进校务公开的同时,重点开展二级学院民主管理。全面实施《关于二级教代会实施办法》和《关于一届一次二级教代会实施规程》的文件精神,在认真总结三个学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校14个院(部)全部召开了二级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大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程序规范,搭建了教职工参与二级学院民主管理的平台,凡涉及学院发展重大事项,二级学院财务预决算、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重要问题均在大会上公开,使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全校各二级学院分别选举产生教代会执委会,保证教代会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为整体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服务大局为重点,积极参与学校中心工作 。工会把服务教学科研作为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学校迎评促建工作,利用“两代会”进行大动员,配合参与迎评促建知识竞赛,积极参加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观念大讨论,引导教职工充分认识接受合格评估、建设高水平本科院校的重要意义。会同教务处、评建办开展教学督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等。及时为评建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各分工会积极配合院(部)组织教代会代表参与教学竞赛、教师间听课、新课程设置研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到企业开展教科研活动等,发扬主人翁的精神,投身学校“五大工程”建设,为学校的转型和提升作出贡献

坚持典型引路,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教职工奋发进取。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强化思想引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开展师德师风研讨、“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 “教学名师”的评选表彰,参与推荐省级师德标兵。鼓励教师参与“蔚然大讲堂”、 推进“欧阳修研究”、“吴敬梓研究”、“凤阳花鼓”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配合学校在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大会等重要活动上安排教师代表讲话,大力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

配合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会同教务处组织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全校二级学院全面开展竞赛的基础上,34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选手们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娴熟的教学方法,受到专家们的好评。积极支持和鼓励教职工到地方基层挂职锻炼、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与科研处联合组织科研经验交流会,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典型。各分工会结合各自的特点配合院(部)组织示范课和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入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不同形式的教职工素质提升活动。后勤服务总公司开展了宿舍文化建设和员工服务技能比赛等,激发教职工敬业精业、建功立业的热情。学校实现了国家自然面上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项零的突破,还获得国家专利25项,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该校学生在全国、全省专业技能比赛中均获得较好的成绩。

(四)履行维护职能,努力建设“温馨之家”

开展“暖心保障工程”,拓展服务内容。工会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实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力促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解决教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收到明显的效果。校工会列出专项困补经费,组织慰问生病住院、遭遇重大灾难的特困教职工。 教师节、中秋节期间,为全体会员发放福利费,使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为新婚夫妇送去祝福、探望生孩子的女教师等,使教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认真做好教职工互助互济保障工作。为全校工会会员办理了意外伤害互助险,为教职工办理重大疾病互助保险。配合校医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体检。学校和工会投入专项经费,在会峰校区建设近千平方米的教职工活动中心,较好地改善了教职工文化生活的硬件条件。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滁州市“爱心报刊”征订活动,向定远革命老区等留守儿童捐赠书刊。数学学院等分工会还组织教职工向身患重病的学生捐款,送去一份关爱。提高合同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吸收编外人事代理和合同聘用人员加入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关爱女教职工,关注青年的需求。女教职工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工会女工委把真诚为女教职工服务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开展“巾帼建新功”、纪念三八”知识竞赛和趣味活动,为女教职工办理女性特殊疾病保险,会同校医院组织女教职工进行妇检,为她们防病治病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校工会重视和关心青年教职工的需求,积极呼吁和支持学校党政对青年教职工的政治培养、业务提高和学习生活的关心,配合学校创造条件选派教职工到国内外高校学习深造,推荐青年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为青年教职工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搭建平台。计生目标考核顺利完成。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各项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教职工参加校田径运动会,开展了乒乓球、排球、篮球等多种比赛,组织教职工庆三八活动。联合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教职工书法展,组织教职工代表队参加省高校桥牌比赛取得佳绩。

(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代会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

注重思想组织建设。落实工会工作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先后召开教职工座谈会、专题报告会、参加省教育工会工作交流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总、省教育工会会议精神等,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教育活动。组织会员学习教育部、全总《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赴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建筑大学学习借鉴兄弟院校“职工之家”建设的经验。深入开展教代会工会、女工工作研究,组织工作理论研讨活动,参加省高校教代会理论研讨会和省教育工会女工委组织的“知识女性与实现中国梦”论文征集活动,其中汤文隽、单晶晶等2位同志的论文获得一等奖。

完善规章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学校实际修改制订了《滁州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教代会代表巡视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编印《滁州学院工会工作制度汇编》,为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努力营造党政工共建民主和谐“教工之家”,力促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努力支持和指导分工会开展“教工小家”建设和召开二级教代会。

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勤政廉洁。发扬民主,涉及“两代会”重要工作均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在学校工代会和二级教职工大会上校工会和分工会分别在大会上做工作报告和工会经费预决算报告,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规范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坚持工作例会制度,每次工会委员会会议,均分别开展工运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研讨交流,汇集大家智慧,为教职工提供满意的服务。坚持廉政,会同国资处坚持原则,把好会峰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物资招标采购关。严格工会经费审批制度,抓好收、管、用三个环节,认真落实工会经费预决算制度,自觉接受省教育工会和本级工会经审委对工会经费的审计。连续五年保持“省高校工会财务工作先进集体”、“工会经费审查先进单位”“职工互助互济保障工作先进代办点”称号。

二、2014年校工会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服务中心工作,努力提升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发挥工会组织“大学校”的作用,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总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聚焦创建高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两代会”广泛动员、教育引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今年学校中心工作上来,站在推动学校工作、促进学校发展、形成学校特色、再创学校辉煌的高度,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年”各项工作,支持改革、推动改革,促进学校实现“三个转变”(即: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配合职能部门拓展岗位基本功、技能竞赛的内容,组织开展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搭建平台。配合机关党总支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自觉为教学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不断丰富创先争优的内涵,提升创先争优的辐射能力和效果。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师德演讲”活动。探索新形势下“三育人”工作的新模式,完善评选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做好“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工会工作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和表彰工作,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教职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进一步加强校园民主管理,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拓展工作形式,推进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途径和渠道。从源头参与,积极代表教职工参与涉及教职工重大切身利益的讨论、政策制定、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促进教职工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积极参与《滁州学院章程》的制定,推动将教代会规范化发展纳入建设现代学校的总体设计。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注重教职工民主素养、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的调整,以理性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协助党政妥善化解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教职工队伍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组织教代会代表认真行使八项职权。以省教育工会组织开展创建校(院)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活动为契机,巩固完善二级教代会,适时组织对二级教代会建设情况进行质询和评议,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调研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民主管理的内涵、方式和方法,促进民主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和发展

把竭诚服务教职工,发展教职工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送温暖”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学校“五访”制度。注重关心青年教职工,努力为他们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在思想上关心、在事业上鼓励和支持女教职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组织纪念“国际三八妇女节”活动。扎实做好教职工重大疾病保险和女性特殊疾病保险工作。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劳模”疗休养工作,不断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加强工会文体协会建设,更广泛地吸引教职工参加多项活动,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教职工文化建设。

(四)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 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围绕增强组织活力,提升自身能力,组织专兼职工会干部学习培训,开展教代会、工会工作理论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中央领导在新时期对工人阶级提出的殷切期望,切实做到带头重党性、带头讲学习、带头讲团结、带头转作风、带头守廉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会组织。夯实组织基础,积极指导和支持分工会工作。积极营造“党政工共建一个家”的新格局。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办好工会网站,不断推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加强工会工作作风建设,恪守服务承诺,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坚持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工会经费,保持清正廉洁优良作风。 

终审人:王诗根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