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新闻

食品学院实施多项举措推进专利工作

文章作者:陈志宏发布时间:2014-12-30浏览:205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的过程中,该院重视科技成果的保护和转化。2013年9月滁州学院与安徽天实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一种低度芡实酒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权转让协议,该发明专利由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张汆副教授2011年发明,滁州学院为专利权人。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加强对教师科研成果保护, 2014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专利申报的引导和支持工作。

建章立制 保障权益

为规范学院专利申报管理工作,2014年2月,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出台《专利申请管理及奖励暂行办法》,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全院教职工,该办法主要针对发明专利的申报、归属及奖励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为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申报,该办法特别规定发明人申报发明专利,凭专利申报受理通知单,即可从院科技发展专项经费中给予人民币500元/项奖励,此项措施极大促进了全院教职工研发、申报发明专利的热情。

资金支持 解决顾虑

20149月,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了年度专利申报情况中期摸底工作,在摸底中发现广大教师申报专利积极性依旧不高,总结原因主要归结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专利申报工作的认识依旧不全面,部分教师认为专利申报周期长、见效慢,不如传统科研成果(期刊论文、成果鉴定)效果明显,在项目申报时,往往在预期成果栏目习惯性写上论文成果,在有了科研成果时往往急于发表论文,使专利成果被提前公开;二是一些教师虽想将科研成果申报专利,但因对专利申报条件、流程、要求等不了解,不敢轻易尝试;三是资金问题,这也是大部分教师提到专利申报时所顾虑的,由于对专利申报业务不熟悉,大部分教师在申报专利时需依靠专利代理机构帮助完成,高昂的专利代理费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拦路虎,若有项目资金支持则问题不大,而对于广大中青年教师无项目、无资金支持,一旦专利申请没有获得授权,则代理费就需由教师个人埋单。

为解决广大教师的顾虑,增强教师专利申报的积极性,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领导细致谋划,利用科研创新平台、重点学科、质量工程等项目、多方筹措,筹得资金8万余元用于学院教师专利申报工作,并积极联系省内优秀专利代理公司,最终与安徽天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签署《专利代理协议》,为学院教师申报的职务发明专利进行代理,代理费用由学院承担。

专题辅导 提高质量

针对在摸底过程中反映出的其他两项问题,除了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外,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已着手联系优秀专利代理人员,计划在2015年初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几次针对专利申报工作的专题讲座,辅导广大教师如何撰写材料、申报专利、进行权益保护等具体事项。

终审人:张晶晶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