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赵来和罗一斌向调研组一行详细介绍了义和村的村情村貌,围绕该村经济发展、扶贫脱贫和留守儿童等问题,他们从工作实际出发,向调研组说明了村里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有效做法。
在村委会主任龙云玲的带领下,调研组深入留守儿童家中调研,与留守儿童及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发放调查问卷,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等情况,为后期更加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结打好基础。
此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小学期”系列活动之一,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将紧密围绕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难题,引导他们在实践调研中对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价值判断等展开深入客观的思考,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情、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政课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为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发力。
据悉,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区,是一个农业依存度较高的传统农业村,该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滁州学院对口帮扶村。截至目前,滁州学院已派出3名教师(其中2人为博士)进驻该村,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7月13-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叶高带领 “聚力脱贫攻坚,奋斗美丽青春”实践小分队,一行6人赴金寨县油坊店乡调研当地脱贫扶贫工作,副乡长邓春晖热情接待主题实践小分队一行。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以“扶贫”、“脱贫”为实践主线,以油坊店乡面冲村为实践层面,以面冲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状况、卫生医疗保障及产业扶贫方式等为实践重点,通过调研,准确掌握当地的产业扶贫、重点人群脱贫等关键问题。
实践队员在面冲教学点了解了教学及教育状况,
实践小分队成员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引导下,拜访了张学声、邸永发和陈家军等为代表的重点贫困户,并与他们就住房、养老医疗、家庭收入等进行深入的交流,还认真查看了各贫困户家庭贫困手册、建档立卡基本情况调查表、医疗服务证等资料。
队员们参观了茶谷主题公园,重点走访了大业茗丰茶旅公司,认识到茶叶产业与茶叶旅游融合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产业扶贫重点,对带动贫困户增收,提升产业扶贫精准度,加快脱贫步伐意义显著。实践队员还前往油坊店乡扶贫办,与政府工作人员充分交流、反馈调研内容与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实践成果,为后期撰写调研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油坊店乡和面冲村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各项调研任务。在实践过程中,队员能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积极传播正能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展示了滁州学院的良好形象。
终审人:张晶晶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