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教科院书法兴趣小组于综合楼512教室开讲,教科院关工委副主任马培良担任指导老师。
马培良指出,临帖是终身必修的功课,字帖里包含了古人文字的精髓,应当好好吸取其中精华。学习书法,又离不开一个“勤”字,需得持之以恒。写字时,极讲究纸墨,例如,墨不能太浓,太浓则写不开,也不能太稀,太稀则字迹过淡。各种材质有的适合写楷书有的适合写草书。
这堂课上,主要讲述了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行书分为三大类。一、两王行书,主要代表人物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最出名的代表作品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可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二、颜真卿的颜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代表人物是苏东坡及其作品《寒食帖》。三、魏行代表人物何绍基。马培良给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保存多年的颜真卿的字帖和自己书写的作品,并讲述了各个字体的特点与不同之处。
最后马培良教导学生,写字时要心静,心无杂念,还需有兴趣,只有感兴趣才能有恒心有毅力的写好字。
终审人:张晶晶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