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党代会以来,在省教育厅关工委、省退教协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学校各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关工委、离退休党总支、退教协“三个组织”老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努力进取,开展了一系列适合离退休教职工与青年大学生特点的活动,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组建报告团为大学生思想导航
“五老”报告团每年组织老同志拟定题目,向各二级学院、班级公布,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参考。五年来共作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生入学、学生干部素质、诚信教育、法纪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报告343次,听众达41018人次。
关工委“五老”报告团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为学校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培训班讲课。2013年至今,为党校培训预备党员授课28次,参加学习的预备党员1680人,主要讲授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如何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考察、转正,加强党性锻炼,做一名合格党员。为全校14个二级学院分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221次,参加学习的学生17693人,主要讲授党的历史、党的性质、组织制度,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党章、党史,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入党。
校督导组组长汪湘水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课
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宋发友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课
作专题报告。几年来为全校作各种专题报告94场, 听报告的学生达21645人,专题报告涉及到新生入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学生干部素质教育、法纪教育等,会后普遍反映良好。
五老报告团成员毛天德同志为学生作报告
二、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活动促育人
近年来,关工委工作本着“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先后在5个二级学院建立了关工委分会。根据各专业特点, 开展活动促育人。
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活动。与琅琊校区学生会举办“爱心募捐 感恩社会”活动,发动老同志及学生捐衣物1770件,送市慈善机构资助贫困人群,同时举办专场演岀。与团委会合作举办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文艺演出,来自滁州市文化馆黄梅戏剧团的老师们和滁州学院大学艺术团的同学们联袂奉献了精彩的黄梅戏和花鼓戏专场演出。同时校关工委与学校有关部门联合筹办我校92 岁高龄张华三老师书法展。展岀作品涉及到诗、词、联、杂言、短文五种,共有九种文体220幅,书法作品激发了同学们习作毛笔字的兴趣,提升审美素质和能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耄耋老人张华三书法展开展
积极参与教学督导工作。近年来,先后有10名老教师参加听课1073节,并将听课情况与任课教师交流,同时反馈给有关方面。校、院成立教学督导组都由老同志担任组长,他们参与各学院教学督导组检查指导教学中的相关工作;深入学生中抓学风促学习,协助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为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督导组深入各院部开展工作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级学院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召开学生和青年教师座谈会。各二级学院关工委先后召开了新生入学座谈会、教学情况座谈会、学生生活座谈会、学风建设座谈会以及青年教师座谈会150多次,广泛听取学生及青年教师的意见、建议。
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各二级学院关工委结合专业特点,发挥老同志专业优势,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科技创新活动。
教科院关工委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邀请校友回校作报告,对毕业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各学院关工委先后邀请毕业校友回校为毕业生作创业报告, 鼓励大家先就业,再择业,把握机会,展示才能。协助做好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工作。
三、关工委工作与离退休工作有机结合
我校现有离退休人员210人,其中党员10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4人。这支队伍是我校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重要的智力资源,也是我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围绕离退休老同志工作的“三个组织”在学校离退休工作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三个组织”成员共有24人(不包括关工委在职委员20人),组织成员交叉任职 ,这样安排便于统一管理,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工作联合谋划,务求实效。“三个组织”每年都要联合召开2-3次会议,年初布置工作,年中检查工作,年底总结工作,使大家相互了解工作情况,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了工作实效。
离退休老同志座谈研讨“滁州学院精神”
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政治学习,过好组织生活。先后组织离退休党员学习了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传达学习学校有关会议精神;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过程;积极参与庆祝建党系列活动;参加“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先后赴马鞍山、芜湖、小岗村、黄花塘、华西村、徐州、 苏州、滁州等地开展红色旅游,进行参观瞻仰,老党员们热情不减,关 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组织老同志学习、召开座谈会,每年下半年在重阳节前后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滁州市各县市区、南京、合肥、巢湖、盱眙、扬州、镇江等地,让老同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都组织老同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乒乓球、麻将、象棋、扑克牌等比赛。同时组织老同志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类书画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许多老同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聊聊家常,增加友谊。
老同志进行象棋比赛
以人为本,关心关爱老同志。老同志生活困难、生病住院,都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陪同学校领导走访慰问,及时将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同志的身边。为老同志订阅报刊,协助做好体检,帮助行走不便的老同志报销费用。在每年“学雷锋活动月”、“重阳敬老月”期间,都与团委合作,开展青年大学生和志愿者敬老助老活动,并将这项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确保实效。
校领导慰问离退休老同志
每年年底召开离退休人员迎春工作通报会。每年年底召开离退休人员迎春茶话会,邀请学校党政领导通报学校改革发展形势,党总支、关工委、退教协汇报全年工作情况,学校领导为当年达到70、80、90岁的老同志集体祝寿,并为“寿星”们披挂绶带,发放祝寿金。老同志代表也纷纷发言,畅谈抒怀,整个茶话会充满了欢乐、和谐、喜悦的气氛。
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认真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加强对外联系。认真传达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及退教协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考察学习外省高校关工委工作及退教协工作情况,结合实际,查找不足,改进工作。加强向省教育厅关工委及省退教协请示报告工作,先后上报各种材料近百份,多次电话或当面请示汇报工作。接待多所高校关工委来校考察,外出参观有关高校关工委及离退休工作,先后与二十多所高校保持联系。
坚持会议、请示报告及与有关部门、学院联系制度 。近年来,共召开 6 次关工委全委(扩大)会议 , 40次校、院关工委会议,40 多次校退教协理事会议 , 32 次支委会议。先后 50 次向党委及分管领导请示报告工作,55 次与有关部门、学院联系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2012年校关工委联合离退休党总支、退教协开通了《琅琊榆》网站,及时宣传关工委及离退休工作政策文件,报道离工作动态,宣传离退休老同志的感人事迹,已累计刊发 700 多篇材料;利用宣传栏张贴养年保健知识;开设有57名老同志参加的《琅琊榆》微信群为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搭建网络平台。抓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求凡开展活动必须留有痕迹,有照片,有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在各种媒体刊登活动报道共有 300 余篇,这些宣传报道材料及时宣传了关工委及离退休工作,提高了在校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坚持工作制度。坚持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工作讲评,年底有工作小结,坚持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工作讲评、年底有工作小结。共写各种计划、通知、汇报材料、工作小结及宣传报道稿件400余篇。将各种材料年终清理归档。
参加学校召开的有关会议、活动。共参加学校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学校处以上干部会及各种座谈会、活动 200 多次。9名党员代表参加学校两次党代表,10名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教代会。在参加这些会议、活动中,参与了学校的民主管理,同时了解了学校的工作信息,借此机会宣传了离退休工作,得到了在职同志的支持,同时也多次向有关领导、部门、院(部)提出工作建议。
多年来,学校关工委、离退休党总支、退教协“三个组织”及有关老同志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校各类表彰和鼓励。学校关工委四次被评为省关工委及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教科学院、经管学院关工委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离退休工作处被省老干局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退教协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退教协工作先进集体”;离退休党总支被评为“学校思想 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多名老同志被评为各项先进个人。
学校关工委、离退休党总支、退教协将以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情为老同志服务,充分发挥好学校与老同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带领离退休老同志继续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以新的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