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关于做好2020年度校级暨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校政教〔2020〕46号)

文章作者:教学研究中心时间:2020-09-24浏览:27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20114号)、《滁州学院关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校政教〔20208号)、《滁州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校政〔201976号)等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20年度校级以及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及限额

(一)省级项目

本年度申报各类省级项目应对照《2020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填写相应的申请书进行申报,学校根据各类项目的申报条件择优推荐,同一大类内项目推荐数量视申报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1.一流专业

1)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个。以一个或若干个二级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不接受以专业为单位的申报;申报单位应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师资力量强,教学管理水平高,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有效融合。且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有一个以上省级特色专业或其他专业建设类项目;有一个以上省级重点学科和一个以上省级科研平台;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2)省级“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已列为省级卓越计划项目,对照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文件(相关文件可在学校质量工程网“新闻动态”中查阅)要求进行申报,学校不设限额。

3)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申报项目应具备的条件:突出创新。按照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设计申报项目和开展实践,着眼于解决长期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着眼于探索面向未来高等教育文科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突出特色。根据高等学校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办学优势、结合育人特色、结合工作基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选题,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突出实践。要把研究与改革体现在实践中,把项目成果体现在实践成果上,推动理念新起来、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以实践推动“真刀真枪”的改革。

2.一流课程

学校优先支持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程申报“一流课程”各类建设项目,引导教师团队以专业(类)为核心,开发一批基于MOOC的网络课程群。广大教师在申报前应认真研读《申报指南》中各类项目的建设要求和结题验收标准,确定课程申报类型,作为课程负责人,每位教师限报1项。

1)线上课程5门。申报课程应在学校已连续开设3个教学周期及以上;课程负责人应为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我校专任教师。鼓励量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地方特色课程申报。优先支持学校2018年立项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2019年立项的在线开放课程项目以及已经完成全部或部分视频拍摄任务的课程申报。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2门。申报课程应为我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单元,符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须为我校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从事该实践项目教学3年及以上,实验系列教师职称可放宽至中级。

3)线下课程:5门。线下课程建设要符合教育部提出的“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课程要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原则上要求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在学校已连续开设3个教学周期及以上;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优先支持学校2019年立项建设的实验信息化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创新创业特色类课程申报。

4)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0门。申报教师应为学校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申报课程应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一定实质性改革成效;应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尤其鼓励、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优先支持学校2019年立项的线下开放课程申报。

5)社会实践课程:2门。申报教师应为学校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申报课程应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一定实质性改革成效;课程应为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3.一流师资

1)教学团队:3项。团队带头人应为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本学科(专业)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

2)教学名师:2名。申请人应具有教授职称,校级教学名师优先推荐。

3)教坛新秀:6名。申请人应在高校工作6年以上,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年龄40周岁以下(1980101日后出生),且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奖励或在安徽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须获三等奖以上奖励。

4)一流教材:2部。教材主编应具有教授职务,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申请教材应为已经入选国家或省级“十二五”规划、且已经正式出版,推广使用效果良好的教材,以及已经立项建设的国家和省级“十三五”规划教材。

4.实验与实践教学项目

分为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类,共2项。申报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实验中心负责人,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申报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负责人应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具备领导和统筹整合校内外相关教育资源的能力。优先推荐2019年获评校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申报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5.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分为重大、重点和一般三个类别。重大不超过5项,重点和一般共计34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单设推荐名额,不超过3项。省级项目结题基本条件是以主持人为第一作者发表三类及以上教研论文1篇,课题组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篇及以上;论文须注明“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论文类别以《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为依据。

重大和重点教改项目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由学校围绕本校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其他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委托或竞争申报方式,确定项目负责人。

一般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重大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教授职称且具备领导和统筹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的能力。

此次省级项目从近三年(201720182019年)校级立项建设的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和近三年(201820192020年)以优秀等级结题的校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中择优推荐。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除填写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外,还应上报项目的阶段性建设成果清单及相应的支撑材料;学校综合考虑申报书质量和阶段性建设成果情况确定推荐申报项目名单。

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由创新创业学院从校级项目中按规定限额推荐,此次不另外组织申报。

7.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1)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由学校牵头组织申报。

2)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1个。已切实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且已取得良好的成效的研究中心均可申报。

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申报课程须为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开课至少2个学期的课程,项目实行“双负责人制”,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是项目负责人,主讲教师是课程负责人。从2019年校级立项建设的“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程、2020年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获奖案例课程以及历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以上教师主讲课程中遴选推荐。

4)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根据专业、课程群建设等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团队带头人应为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本学科(专业)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

5)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个。教学效果好,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所主讲的各门课程,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任现职2年以上,长期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6)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3项。该类项目属于省级一般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从2019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遴选推荐。

8.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计划

由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牵头组织申报。

9.线上教学工作特需项目

从已经申报的项目中择优推荐,此次不另外组织申报。

(二)校级项目

1.“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程 :30门左右。

1)目标要求:每门课程应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创新教育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完善教育教学规范,编制3-5个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录制1-2节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组织1次以上全院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活动。

2)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曾在校级及以上教学类比赛中获得过二等及以上奖励且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每个团队3-5人,应由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组建。

3)申报课程:申报课程为专业必修的课程,每个专业限报1门,由二级学院先遴选再组织教师申报。此次鼓励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平台课(数学类、物理类、教师教育类)申报。

4)经费支持:每门课程资助5000元的建设经费,立项后资助2500元,通过验收后再资助2500元。

2. 教学研究项目

1)重点教学研究项目:50项。

重点围绕专业评估与认证研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包括落实OBE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能力培养等)、新工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业学院建设、工程训练和实验创新等)、传统专业信息化改造、“专业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专项实践活动(第二课堂)、专题社会实践(第三课堂)”三个实践育人课堂融合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立德树人及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机制研究等方面选题申报。项目建设周期2年,建设经费1万元/项。

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曾主持过教学研究项目且已按规定程序结题,项目完成情况良好。由教师自由申报,学院推荐,学校进行评审。设置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是为培育省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如符合省级项目申报条件,同等条件下将优先推荐。

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结题基本条件是以主持人为第一作者发表三类及以上教研论文1篇,课题组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篇及以上;论文须注明“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论文类别以《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为依据。

2)一般教学研究项目

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应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案例式、项目式、混合式等)和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组建题库、实行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成果代考等课程考核新模式)进行选题。

一般教学研究项目每个学院不超过10项,由学院自筹经费建设,建议不低于0.1万元/项。以优秀等级结题的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具备推荐申报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资格。

学校对申请人职称不作限制,建议适当向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倾斜;该类项目由学院组织评审、结题,学校进行审核备案。

一般教学研究项目结题基本条件是以主持人为第一作者发表教研论文1篇或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报告1份(应切实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形成了案例库、项目库、试题库,提供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数据,提供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等,以二级学院出具的证明材料为认定依据)。论文须注明“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论文类别以《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为依据。

二、报送材料及时间

凡申报2020年省级和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教师都应填写相应的省级和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书(推荐书)。申报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还应按照学校要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申报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等项目负责人还需提前制作5-8分钟的汇报PPT,做好现场汇报准备。

104日前,申报教师依据《2020年度省级质量工程形式审查规范》对申报材料先进行形式审查和规范命名后,再将定稿材料上传至学校的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系统(http://202.38.95.119/AnEduPlatProjManage/Account/Login/?App=10377),二级学院完成学院推荐任务,并将系统中输出的项目申报汇总表(1份,需加盖学院公章)以及教学团队类、教学名师类、教坛新秀类纸质支撑材料送至教务处303办公室,不单独接收教师个人申报材料,逾期系统自动关闭。

三、有关说明

1.各二级学院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文件和申报指南,广泛宣传,发动教师积极申报。

2.2020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省级与校级各类项目申报书(推荐书)、省级质量工程形式审查规范、支撑材料清单、拟资助项目经费等材料请在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网”的“资料下载”中自行下载。此次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书(推荐书)有更新,请教师及时下载最新表格填写。

3.已在教育部和教育厅立项的项目不得再次作为省级项目重复申报,已在学校立项的项目不得再次作为校级项目重复申报,教师可以登录学校质量工程网站首页右侧“项目查询入口”快捷导航进入“滁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查询系统”进行核查。

4.申报省级项目的主持人以前所承担的省级同类项目已按规定程序结题,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对于省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重大、重点、一般、思政教研、课程思政教研),作为项目主持人每位教师限报1项;作为项目参与人,在申报时不予限项,但在推荐省级项目时每位教师参与项目不得超过3项(含主持项目)。对于课程类建设项目(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线上教学优秀课堂)每位教师限报2项。对于教学团队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每支团队限报1类。对于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线上教学名师,每位教师限报1类。对于教坛新秀和线上教学新秀每位教师限报1类。

5.“双肩挑”人员应从业务所在二级学院申报。凡推荐参评省级质量工程的项目,均默认为校级质量工程项目。

6.为推动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各类项目立项和推荐时对此类专业教师申报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立项和推荐。

7.拟资助经费为指导性意见,项目建设经费预算可根据项目执行期间学校划拨的质量工程项目经费总额进行适当调整。

8.联系人:陶庭婷、王果,联系电话:35108483510253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20〕114号).pdf

    

  滁州学院   

   2020924




终审人:陶庭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