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部署,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
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水平。举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校企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了“金鹏筑工集团滁州学院研发基地”揭牌仪式,上海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土木工程系列专业软件和奖学金,安徽昌信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振鑫智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与学院签订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建“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石灰研究基地”,并就合作事宜达成战略协议。与长沙远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装配式建筑培训合作协议。与上海矩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聘请该公司董事长李淑海为我校客座教授。与浙江大东吴集团、江苏力鼎环保科技公司进行多次互动交流,达成深入合作意向。我院围绕来安县“十四五”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编制工作,与来安县乡村振兴局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成功申报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培训点;获得中国图学会培训点授权。
推进就业工作,提高毕业学生就业质量。实行全员包帮、分类指导,针对毕业生建立工作台账,摸清信息底数。引导就业观念,加大考研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做到“一生一策”,多措并举,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定期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专题研究部署2021届、2022届毕业生就业推进工作,研究解决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班班主任重视程度,“一对一”精准帮扶,持续跟踪关注,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2021年至今已组织招聘宣讲会共计46场,既加强院企联系,又帮助毕业生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个人发展规划。目前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93.06%,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16.96%。积极联系实习基地,丰富载体,搭建平台,2021年5月与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滁州现代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实习就业基地合作,2021年9月与滁州市琅琊区同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达成实习就业基地合作,为我院2022届毕业生拓宽更多就业渠道,搭建更广阔就业平台。
推进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为保证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有效运行,落实实验室维护及管理工作,明确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内容,现已制定《实验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及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并按照《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分工(试行)》,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工计划。
制定《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实验室改造方案》,改造T103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T106 土木工程检测实验室、T107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室Ⅰ、T112 沥青混凝土实验室、T115 材料力学实验室、T119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室Ⅱ、T210古建实验室、T116 设备备份室,实现实验室管理规范有序,实验室环境符合标准。
按照“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满足智能测绘、智能规划与设计、虚拟仿真、智能施工、智能监测和智能运维人才培养需要,制定《数字建造安徽省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列出《土木工程数字建造实践平台内容清单》。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建设高水平产学研用综合实践中心,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建造平台相关技术的具有新知识、新理念、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工程建设行业的高端技术人才,适应行业及社会人才需求,推动装配式建筑向工业化、智能化发展。
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如期完成土木楼四楼实验室吊顶改造工作,并验收合格。打造实验安全环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为加强实验室开放项目的过程管理,保证项目正常运行和开放教学质量,对开放实验室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运行情况完成《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开放实验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做好项目阶段总结。
根据院校两级督导意见及教学管理的需要,考虑BIM实验室作为相关认证的考点需求,以及保护BIM实验室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安全,提交《关于土木学院BIM实验室购置机房管理系统及还原软件的申请报告》,并规范填写《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22年预算申报表》,申请配置机房管理系统与配置还原软件。(稿源单位审核:戴仕宝 责任编辑:陈沭文)
终审人:张悦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