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最受欢迎好老师】张玮:学生的“知心姐姐”

文章作者: 蔚然社/刘畅发布时间:2022-09-11浏览:1174

课堂上,她是用心讲授课程内容的青年教师,将专业知识娓娓道来;课堂外,她是学生的“知心姐姐”,为他们排忧解难。从教四年来,她秉承初心,不断前行,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耐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好老师”。她就是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张玮。

兢兢业业,她用心对待工作

2018年,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张玮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来到了滁州,出于对依山傍水的环境、充满活力的学风的热爱,她选择了在蔚园工作,开启了她的从教时光。

作为年轻的教师,张玮在教学上丝毫不松懈。她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和创新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程更加充实。

张玮认为,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进行,了解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实施相应的教学评价来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

与此同时,张玮将自己的实践经历融入到教学中,她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她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指导学生独立处理项目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学生通过虚拟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进而更深层次的掌握这门课的理论内容。

四载光阴,张玮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正是这样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挑战,用自己的热心换学生的真心,张玮获得了学生的喜爱。

一丝不苟,她不断钻研学习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张玮从未停下自我学习的脚步。

在专业教学方面,张玮经常阅读理论和专业书籍,通过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公众号等媒介掌握最新行业动向,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她也会学习最新的设计软件,或者看看最新的设计图纸,让自己始终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平时,张玮也会观看TED和演讲。她说,这些输出性的东西可以让人跳出思维局限,帮助她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中很多不同的问题。

通过专业和思想上的提升,张玮不断成就着更优秀的自我。在从教期间,她主持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了2项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同时也带领学生荣获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全国总决赛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润物无声,她用爱与学生双向奔赴

张玮的学生大都这样评价她:“张老师很温柔,也很随和,对待我们更像是一位朋友。”

在与学生相处时,张玮始终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时候遇到上课不够专心的学生,她也会首先反思自己——自己的课件是不是做得不够生动,课程安排是不是不合理。其次,她会在课堂中关注学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她也从不会吝啬自己的鼓励。

张玮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和关心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面对实验课来的最迟且经常坐在电脑前昏昏欲睡的学生,张玮秉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原则,通过和他谈心,了解到懈怠的背后是他认为自己专业基础差,跟不上课程进度。得知原因后张玮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内容包括专业课软件学习和设计基础知识提升,“看着他慢慢恢复自信越学越有劲,真心为他高兴。”张玮说。

张玮告诉学生,不管是专业课上的疑问还是生活的琐事,只要是困扰他们的,都可以联系她。QQ的“戳一戳”、微信的“拍一拍”,她再忙也都会抽空回复。

正是这样一位温柔有耐心的老师,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学生在与张玮分享生活日常的同时,也关心着她。上课时张玮嗓子嘶哑,第二天,她便发现课桌上的柠檬水和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嗓子疼多喝水。这些点滴细节和双向奔赴的感动,温暖着张玮的心。

张玮说:“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我把这种爱转变成对学生的各种“操心”。也许是这种操心换来学生们的喜爱,这也更加激励我要好好教书,要对学生们负责,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师者若水,润物无声,桃李争妍,四海乘风。青年教师张玮将带着她的爱与学生一起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稿源单位审核:郑晓华 责任编辑:陈沭文)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