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聚焦党代会·书记微访谈6】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道琳

文章作者:李道琳发布时间:2023-07-17浏览:473

  发挥党建引领,助力文化育人

——专访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道琳

记者:李书记您好,请您介绍下过去五年,音乐学院党建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李道琳:过去五年,音乐学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三化一体”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推动责任落实“清单化”;重点工作“制度化”;规定动作“常态化”,为学院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理论教研室党支部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提升项目2项,校级基层党建“三十佳”创新案例2项等。

“三措并举”构建完善的督查工作闭环。督促落实领导干部“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作抓在平常、干在平时;通过日常抽查和实地参加等方式及时通报检查存在的问题,督促规范党组织生活,较好地发挥了监督检查的评价激励作用。

“三个平台”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搭建党员分类量化管理平台,实现党员管理由“虚”到“实”的转变;搭建党员联系群众实践平台,让师生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搭建党员素质提升学习平台,引导广大师生党员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五年来,学院党委共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个、培训近 500人次,8名教师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

二是坚持育人初心,引领本科人才培养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本科人才培养。五年来,音乐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思政名师一人;学院教师发表论文116篇;出版教材19部,出版专著12部;立项省级教科研课题17项;教师取得专业实践业绩40项;圆满完成学校每年度下达的科技到账经费任务指标。

以非遗研培实践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指导的花鼓艺术团4名学子在国庆70周年国庆大典上登上“美好安徽”彩车向全国人民展示具有徽风皖韵的凤阳花鼓艺术;开展的凤阳花鼓文化赴台巡演被国台办列为重点文化交流项目;《花鼓健身操》课程入选教育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建设凤阳花鼓省级精品课程1门、在线开放课程3门;“凤阳花鼓传承和实践”荣获全国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作品原创音乐剧《忠魂》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指导花鼓艺术团服务社区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等。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奖项7项,在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比赛获奖近100项,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30余人,就业率始终保持96%以上。

以文化守正创新扩大社会影响力。五年来,音乐学院艺术文化育人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亮相央视纪录片《花鼓纪》,并在央视7、11频道陆续播出。此外,有关活动被《中国青年报》、《安徽新闻联播》、《安徽日报》、《滁州日报》以及“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文明网、安徽网、安徽教育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在省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三是把握办学方向,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依托“课堂+课外”模式,深化校地合作平台。五年以来与省内外15家单位共建了实践教育基地,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依托校地合作育人平台,绘制“高校—社会”育人同心圆,实现红色驱动,激活培育动能。

建设“音乐+思政”文化,营造优良校园氛围。注重以音乐为媒介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校园文化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助力文化育人落地落实。举办“歌声中的党史”“音乐思政课”等活动20场,让学生在歌声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用音乐激发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紧密对接地方需求。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主动对接滁州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学院办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完成2019年38场“戏曲进校园”活动;2022年近200名师生参与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残运会和民族运动会的开闭幕式演出;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而举办的艺术党课“五进”活动;与来安县文化和旅游局对接来安洪山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与全椒县文化和旅游局合作开展县文化站长培训活动;与市文旅局、琅琊区、南谯区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等等。通过交流与合作,学院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为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学院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记者:未来五年,音乐学院党建事业发展有什么新的展望?

李道琳:聚焦夯实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规范开展主题党日等基本活动,健全完善党员发展保障机制,坚持打基础、管基本,以基础性规范推动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聚焦强化功能,注重发挥各教工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抓好支部党员政治引领和思想建设,推动具有音乐艺术学科专业教师激发内在动力、发挥专业优势、凝聚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合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

聚焦凸显特色,依托艺术类学科专业实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抓住“三个课堂”一体,在文化传承传播中坚持“四级平台”联动,在对外交流交往方面以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特色项目为引领,打造具有艺术风格特色的新时代党组织。

聚焦事业发展,打造“党建+艺术”模式,在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汇聚推动工作的磅礴之力,形成党建引领事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记者:未来五年,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重点在哪?

李道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整合育人要素,完善育人体系,优化评价机制,强化实施保障,以“凤阳花鼓”艺术品牌为引领,按照“葆底色、显特色、增亮色、展成色”的建设思路,突出“首位度”强化班子建设、深化“识别度”锻造硬核党员、提升“引领度”涵养师生情怀、彰显“融合度”推动事业发展,打造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以党建引领艺术、以艺术赋能党建,在立德树人、教学科研、文化推广、对外交流等取得显著成效。(稿源单位审核:马报 责任编辑:张晶晶)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