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科院团委书记聂辉老师的指导下,滁州学院赴古道社区辉煌中国爱国主义理论宣讲小分队于6月30日至7月23日举办面向社区留守儿童的暑期公益宣讲课堂。
实践活动以“辉煌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为主题,从百年军梦、协调发展、开放中国、绿色家园、百花齐放、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共享小康八个方面进行宣讲。实践活动以授课为主,手工环节和游戏互动相辅相成,同时穿插讲解相关领域突出人物的家风家训故事,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
理论教学授课,拓宽思想宽度
在主讲老师和助教志愿者的带领下,社区小学生积极踊跃,课堂上气氛活泼,主题清晰明确。在课程教学中,小学生们获取相关知识并受到起启发。例如在“共享小康”一课中,志愿者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小学生们明白中国还存在一些贫困人民,要尽力帮助贫苦人民脱离困境,也使他们理解共享小康的真正含义,为推动祖国共同富裕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手工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在每一次理论讲解结束后,志愿者老师会根据活动主题设置如“手工剪纸”“拼图搭积木”“绘画填色”等相关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过程生动有趣。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思考,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耐心完成画作并解释作画理念,他们认真的态度、合作的精神,都是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珍贵部分。
家风家训传承,品行品德端正
除此之外,榜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每个主题讲解的过程中,队员们都会穿插著名人物的故事,如帮助贫困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张桂梅女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等。队员将这些代表人物和家风家训相结合,家风正、政风清,抓好家风教育,使他们向优秀人物看齐,树立光辉人格榜样,培养端正品德,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用心用爱奉献,成就更好明天
在赴古道社区暑期实践中,每一位实践队员都发扬着展童心未来、传爱国命脉的崇高精神,将爱国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将持续保持优良作风,参与更为广泛的社区服务,将爱国情怀奉献于心中、奉献于行动。(通讯员:聂辉 审核:音坤)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