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滨鲁: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路径

文章作者:冯滨鲁时间:2023-04-10浏览:15

随着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鼓励地方高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建设应用型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增强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高效供给。由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需求,深入分析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客观面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一词原为经济学话语,其内涵主要包括中高端结构、高效率、有效供给、绿色、可持续、和谐增长等。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含义,表明我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从此,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入教育领域,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而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转型。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其重点在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建设高质量应用型专业集群,需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由行政权力治校到教授治教,由传统人才培养到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四新”建设,由国家引导到地方本科院校主动向应用型转变,确实能够带动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结构等发生深刻变革。《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重点从治理机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四个转变’。大力支持应用型专业建设,以应用型专业发展带动应用型大学建设。”山东省大力实施应用型高校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2020年以来,已经有2批36所地方高校被列为支持建设单位,其中不少高校在转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经验。

二、向应用型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 

应用型高校建设缘起于欧美国家。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出现新型应用型大学,其主要特征是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通常称之为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的应用型高校建设缘起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的基本形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我国的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然结果。我国在探索应用型高校建设过程中也引入了不少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事实上,应用型高校概念在我国提出之初,人们对其认识是不够全面甚至是片面的。有的学者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等同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科技大学等,并且将应用型高校作为高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过渡,而非将它视作一种办学类型;也有学者将应用型高校理解成只培养擅长实践操作的应用型人才的院校。

我国的应用型高校建设跟欧美国家不同,主要来自地方高校的转型建设而非西方国家的新建或者升格。我国借鉴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法,提出的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关键途径和重要内容,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潘懋元对于应用型高校研究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他认为,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也可以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但也可以适当培养研究生;应用型高校以教学为主,但同时也要开展应用性的研究;应用型高校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别敦荣教授提出,应用型高校从其可以操作角度来说,专业的设置是应用型的学科专业;从其功能角度来讲,主要是以知识的应用和服务为目的,以这两个基本要素开办的学科专业是应用型的,是建立在应用科技的基础之上的高校。郭建如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的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困境但不是没有出路,转型的核心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对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薪酬会有较大影响,转型中要增强环境控制能力、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张其飞认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应用型高校的教育决策从基于经验向循证转变、教学质量评价从结果向增值转变、事务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科研从单一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

地方高校转型建设应用型高校,实质上是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将高校建设的组织战略、组织定位、组织结构、组织功能、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既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又达到新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提出的标准。因此,转型对高校自身来说也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后,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面临着价值、路径、组织、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困境,地方高校只有转型发展,走产教融合之路,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才能尽快走出价值、路径、组织、制度和技术等所遇到的困境。

三、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与问题

(一)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内部动力来自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前景,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一直以来,各地方高校都将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首要目标,而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能快速适应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导致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创业难,造成结构性人才过剩。一方面,在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下,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使其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上与“双一流”高校存在差距,在类型定位上与职业院校也存在区别。近年来,“双一流”高校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促使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路径,确立应用型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的职责使命和优势前景。外部动力来自国际化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这些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对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国际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地方高校也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学校转型,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地方高校转型建设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对于转型发展的认识不统一,转型发展观念模糊,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效管理制度缺失,应用型师资不足,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等。

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建设目标存在“两张皮”现象。高校转型应建立在自身发展基础上,是发展“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同时,积极迎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形态转变。国家提倡的应用型高校转型目标是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很多高校从顶层设计上愿意积极转变,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自己学校贴上“职业技术”的标签有所抵触。一方面,高校认为培养学术型人才,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生源质量提升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从高校教师角度来说,“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一部分企业工作经历,这本身对高校教师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同时,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频共振”;再一方面,部分师生误认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是降格培养人才,影响学生毕业后的资源市场分配,鼓励学生通过考研深造等方式来跳出这种方式的教育分类。这就导致应用型高校在转型上难以形成合力,高校转型只是为了迎合国家政策,争取更多办学资源,打着“应用型”高校旗号,实际上人才培养照旧“两张皮”。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产教融合中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需要由学校和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大多是由学校内部决定,企业、政府、社会专家的参与度不够,校企间合作不稳定,难以凸显企业的参与程度。此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专业都是采用闭门造车的培养机制,学校与企业、学科与学科、教学内容与职业前景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紧密联系,校企合作师资力量不足、校本课程开发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容易形成学科壁垒。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局限于学科领域内的培养模式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无法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为满足高校转型发展中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等人才的需求,学校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走出封闭式培养环境,这对促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四、推动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地方高校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征程上会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诸多挑战,也会面临“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的发展机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现转型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重点在应用型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一)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

转变“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地方性”“应用型”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应用型高校只有扎根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才能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才能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

潍坊学院作为潍坊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扎根潍坊、融入潍坊、服务潍坊。作为山东省首批支持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根据潍坊市委确立的“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和校城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智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适应区域行业产业和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专业群。学校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完善应用型高校治理机制,建成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注重建设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开展以服务地方为宗旨的应用性研究,争取建成一批应用性人才培养平台,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成果。学校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二)加强应用型学科体系建设

按照新时代学科建设新标准、新要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扎实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四新”建设。

潍坊学院制定实施《教研产“三个一”融合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对接了1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8个产业园区、7个省市级行业协会、14家链主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切实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与行业产业、龙头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创建了两个集产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专业互融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一是与潍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潍柴现代产业学院;二是与歌尔股份合作,共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2021年,这两个现代产业学院已经完成体制机制建设,正式招生开学。

学校还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申报了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重大专项“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落实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改造升级传统、基础学科,大力发展转型应用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学科遴选机制,同时加大重点学科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打造科研创新平台,增强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支撑作用,提高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三)加强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

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普通本科高校迫切需要向应用型转变。坚持以本为本、办好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

潍坊学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完善应用型教学体制机制。学校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学校紧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从重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能力培养转变的“两个转变”和教书与育人相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等“三个融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力度。推进学分制改革,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落实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加强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创客空间和创新创业孵化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四)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转型是否成功,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实践能力和产业视野,应用型高校建设就无从谈起。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政策支撑,破“五唯”需要明确政策边界,要有利于实现教师的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相匹配。要深化教师队伍评价改革,切实破解唯文凭、唯帽子、唯论文、唯分数、唯升学的问题。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加大“双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要有计划地引进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其中包括优秀的专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教育教学业绩,构建多元发展为导向的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加大教师教育教学激励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奖励机制。

(五)加强应用型服务体系建设

“地方性”是地方高校的根本属性,“接地气”是应用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坚守。地方高校要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回报、以开放促发展。完善以质量和应用为导向的科研成果管理激励机制,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激励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等项目。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深度对接地方优势产业,主动服务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促进课题经费数量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稳步提高。健全完善服务地方工作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地方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全面对接。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和创新链,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办好地方急需的相关专业。围绕国家、地方和行业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及时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坚持开放办学,在服务地方中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强化智能教室、数字化教室、数字图书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物联网终端等建设,打造智慧后勤、智慧安防、智慧场馆等。

(文章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11月刊


终审人:马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