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坚持把推进高质量心理育人工作作为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注重心育与德育的多元浸润和有效融合,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思想引领、实践活动和预防干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心理育人工作合力。完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心理育人工作。健全制度机制,制定涵盖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实施办法、心理辅导员管理条例,心理委员、心理咨询员、心理热线接线员工作条例等多项制度文件。加强心理育人条件保障,设立心理育人专项经费,建成心理咨询室、“心理访谈”录播教室等心理功能室和心理放松软硬件设备。
强化协同联动,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心理安全防护网。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学院—班级(课题组)—宿舍—个人”五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压实学院心理育人责任,辅导员在关键时间节点针对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学院领导、辅导员与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间沟通和合作。推进学生互助,选聘朋辈导师,鼓励同学间开展朋辈帮扶。强化家校合作,建立辅导员与家长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举办线上“家长课堂”,帮助家长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强化形式创新,优化心理育人校园生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发挥书记校长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公开课等活动的正向激励作用。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打造美育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坚持构建暖心校园,组织“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建成文化景观墙,为师生交流、学生休闲放松提供更多空间,形成全方位心理育人的暖心校园环境。
强化危机干预,提升宣传咨询服务专业化。充实优化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个人成长小组例会、专项案例督导,邀请专家提供专业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健全完善心理咨询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机制,搭建咨询网络一体化平台,丰富心理咨询网络预约方式。做好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拓宽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网络咨询等多种渠道,加强新生适应、人际交往、学业就业、自我认知等问题咨询。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
终审人:马良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