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盘点(三)】我校超额完成2023年征兵任务 再获省绩效考评“优秀”等次

文章作者:葛宝时间:2024-01-05浏览:268

2023年,我校共有94名学生参军入伍,其中毕业生91人,在校生3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征集任务。近日,省政府征兵办、省教育厅联合发文,通报2023年全省普通高校征兵工作绩效考评结果,我校得分名列前茅,获评“优秀”等次,这是我校自2019年以来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

坚持三到位,健全机制保长效

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拓展学生就业发展路径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将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征兵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两站两服务”平台,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激励和引导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参军入伍,助力强军兴军、缓解就业压力、服务发展大局。

组织领导到位。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成立征兵工作小组,各班级成立征兵宣传动员小组,构建“校、院、班”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党委领导、学工牵头、部门协同、学院主抓、家校联动”的工作机制。

条件支持到位。学校在全省高校率先设立退役军人事务科,率先建成“两站两服务平台”,安排专人负责、设立专项经费、开辟专门场所,专门用于大学生征兵工作和退役大学生服务工作,坚持在动员、报名、体检、定兵、送兵、复学等各环节为入伍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

制度保障到位。学校相继出台《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施办法》《应征入伍大学生学籍与学业管理办法》《大学生征兵工作考评激励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大学生征兵和退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将毕业生参军入伍率作为就业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推动落实征兵工作主体责任。

坚持三联动,多方协同增合力

校内联动。学校相关部门、二级学院整合力量、凝聚合力,注重宣传,征集服役学生先进事迹,制作《参军入伍无上光荣》宣传片,通过学校官网、官微、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召开学生工作例会、辅导员例会,将入伍征集和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军校联动。每年邀请地方人武部门来校,进班级、进课堂,讲政策、做咨询,为意向入伍大学生提供更加直接、直观、专业化的面对面解疑答惑。2023年宣讲32场,实现毕业班级全覆盖。加强与驻滁部队合作共建,宣讲解读入伍优惠政策,激发学生参军积极性。组织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现身说法,讲述部队军旅生涯,讲好个人成长故事,增强学生参军入伍认同感。安排学生走进军营参观,组织实弹射击打靶,身临其境感受部队生活,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家校联动。寄发征兵宣传手册,向学生家长宣传参军入伍优待政策。建立征兵工作微信群和QQ群,开通征兵咨询热线电话,实时快捷受理各类咨询。每年举办征兵启动仪式、新兵欢送会、退役复学欢迎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注重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

坚持三服务,全程关注解难题

入伍前细心服务。召开座谈会、主题班会,举办讲座、报告,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学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激励毕业生投身军营,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紧盯报名、体检、政审、役前训练、送兵等五个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服务,做好保障,确保应征学生安心入伍。举行应征入伍学生欢送仪式、发放入伍奖励金,增强学生参军入伍自豪感。

服役中贴心服务。学校对入伍服役学生课程考试、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行专属管理,提前安排学业考试、论文答辩等,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为其颁发毕业证书并进行电子学历注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位。坚持优抚优待,入伍学生享受学费补偿、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代偿、入伍奖励金、往返校差旅费补助、国家助学金等各项经济资助。

退伍后暖心服务。学校为退役学生复学开展“一站式”服务,办理社保关系接续、党团组织关系转接、学籍异动等。落实服兵役学生国家教育资助,2023年为266人次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合计约212万元,为425人次退役士兵发放国家助学金71.7万元。持续为退役大学生提供学业职业指导,免费开展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2023年培训241人次。及时推送招聘信息、推荐就业岗位、提供就业咨询,帮助退役学生顺利就业。开展“十佳退役大学生”评选等,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增强学生参军入伍荣誉感。注重发挥退役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引领示范作用,组建校园护卫队、校园国旗班,激发爱国爱校情怀。在滁州市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五美”(最美拥军人物(集体)、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兵妈妈、最美军嫂、最美军娃)评选中,我校荣膺“最美拥军集体”称号。2023年荣获滁州市“征兵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工作举措,激励引导更多大学生参军报国、到军营建功立业,为助力强军兴军和国防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稿源单位审核:郝德新 责任编辑:张晶晶)

终审人:吉晓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