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信息

教〔2024〕42号 滁州学院关于开展智慧课程建设立项申报的通知

文章作者:教研教改科发布时间:2024-08-19浏览:995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转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助力专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 2024年度本科智慧课程建设,包括数字课程、知识图谱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项目的立项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范围

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学分的课程,在申报建设前至少经过2个学期或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1.鼓励受众面广、需求量大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多学科融合性课程、产教融合课程申报;

2.鼓励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公共必修课程开展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其中,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原则上建设不少于1门知识图谱或人工智能+课程;

3.已经获得省级以上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的可以在原来基础上持续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4.已经建成线上课程(包括MOOCSPOC)的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升级建设。

二、申报条件

1.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师德师风良好,近5年无严重教学事故,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课程负责人应为本校在职教师,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有足够时间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能持续更新。课程团队热爱教学、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含负责人)。

3.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建设内容

1.数字课程

1)需要完整的教学内容,包括线上视频资源,一门课程应建设至少30-50个微视频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2)每个视频时长为510分钟。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学校名称,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3)鼓励教师在原有的在线课程基础上进行升级,包括开展知识图谱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开展数字化教学及新形态教材的出版。

2.知识图谱课程

1)知识图谱课程的建设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匹配,建设完整的知识图谱应包含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图谱、问题图谱、知识图谱和教学资源图谱六个维度。

2)知识图谱课程可以直观地将知识图谱建设的成果进行呈现,其中每个知识点应包含知识点画像、知识点简介、知识点结构,提供给学生知识点学习画像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3)各课程已积累的视频资源、教材、课堂实录、课件库、案例库、习题库等各类教学资料结构化、碎片化关联至每个知识点,促进各类资源的高效应用。

3.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应重点突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给出实践案例与教学工具,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机”深度交互转变。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海量多模态数据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人类表达的自然语言和上下文语境,并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更快速给出问题的答案,提供内容详细、思路清晰的解释。

1)建设完整的课程知识图谱以及数字化教学内容。

2)完整的课程教案及课堂教学设计。

3)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更加快速、准确地匹配学习资源,基于学习者的行为数据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效果反馈和路径推荐,实现高效自适应学习等

(二)建设要求

1.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原则上应于202510月之前应用于本校课程。具体建设要求如下:

1)数字课程应满足数字教材出版的要求,在学校指定的平台上线并在校内开展不少于1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知识图谱课程应形成知识图谱课程教学应用案例12个;

3)人工智能+课程应提供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案及课堂教学设计,并形成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典型案例1-2个。

2.保证智慧课程中的MOOC、教材、虚拟仿真实验、测试等数字资源资源均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使用的地图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四、政策支持

1.获得立项的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根据课程申报类型、实际需求、建设进度提供分段经费支持。

2.学校将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开展智慧课程建设。

3.各学院应做好智慧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对立项课程提供多方位支持。

4.获本次校级智慧课程立项建设并取得较好建设成效的课程,将作为优秀案例进行展示推广,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和国家级课程项目。

五、申报流程

1.课程申报:课程负责人填写《滁州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并提供最近一学期电子版教学大纲,提交学院审核。

2.学院推荐:各学院审核申报材料并确定推荐名单,将《滁州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汇总表》(附件2,需学院盖章电子版上传至质量工程管理系统(http://192.168.85.181/),纸质版交至教务处教研教改科306办公室。课程负责人将申报材料上传至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系统(http://192.168.85.181/),申报材料包括《滁州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需学院盖章)和最近一学期电子版教学大纲。系统上传的申报材料均为pdf版,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M,支撑材料不得多于4个。申报材料上传截止日期为2024929日晚24点前,学院审核推荐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晚24点前。

3.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

4.学校拟于2025年初开展中期检查,重点检查立项课程中数字资源建设、课堂应用等情况。

联系人:王梦迪、周强,联系电话:0550-35120700550-3510044


附件1:滁州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docx

附件2:滁州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汇总表.xlsx


教务处   

2024819


终审人:蔡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