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暑期“三下乡”】地信学院:支教课堂来了“兵老师”,退役学子携抗战老兵故事播撒红色种子

文章作者:李云飞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312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青春向红途・抗战印记大学生寻访团”的退役学子们化身“兵老师”,走进与明光市石坝镇结对共建的“团聚青春·筑梦童行”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支教课堂,将他们亲历寻访的抗战老兵故事娓娓道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火种,也让抗战精神在三代人之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接力传承。​

“王载坤爷爷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时候,在冰冷的雨夜中淌水沟急行军,子弹擦着耳边飞过,他硬是端着枪冲在最前面!”在支教课堂上,退役学生胡志杰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讲述着他寻访的抗战老兵王载坤的英勇事迹。抗战老兵王载坤生于1923年,1938年投身革命,曾是盱凤嘉独立团3连的一员,也是现今明光市唯一一位健在的抗战老兵。当天上午,青春向红途・抗战印记大学生寻访团的成员们来到王载坤爷爷家中,听他讲述那段烽火岁月里的生死时刻、浴血经历。仅仅相隔数小时,这些带着“热乎劲”的珍贵故事,就化作了支教课堂上最鲜活的教材。为了挖掘这些珍贵故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青春向红途・抗战印记寻访团的成员们曾奔赴多地,走访数十位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战场上的生死时刻、浴血经历。每一次寻访,都是对历史的触摸,也是对心灵的洗礼,而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如今都化作了支教课堂上最鲜活的教材。​

寻访抗战老兵的退役学生走进支教课堂是学院与石坝镇结对共建,开展支教活动后的创新尝试,实现了实践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课堂的联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联动,让红色教育走出校园,走进更多孩子的生活。”地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磊介绍说。在课堂上,“兵老师”们不仅讲述老兵故事,还结合自身的军旅生涯,分享保家卫国的信念与担当。

“以前觉得抗战故事离我们很远,听了哥哥姐姐们的讲述,我才知道,这些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我长大也要像大哥哥一样去当兵,像抗战老爷爷们一样去保家卫国。”一位参与课堂的小朋友说。

据悉,抗战老兵寻访项目从去年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先后获评2024年度全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优秀案例、安徽省教育宣传工作“好作品”。

终审人:马报

责任编辑:曹梦婷

稿源单位审核:白绍业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