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7月1日至7月9日,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共育石榴籽,同筑皖美梦”支教团队赴淮南市潘集区太平回民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时光。
在太平回民小学,淮南市潘集区教育局党委委员金明勇与实践团队师生开展座谈交流。指导教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此次支教活动的工作安排。金明勇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就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表达了支持。他指出,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太平回民小学历史悠久,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孩子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他希望通过此次支教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队师生也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支教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课堂上,孩子们正在学唱《爱我中华》等经典歌曲。实践团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五育融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举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升旗仪式,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营造普通话语言环境,向孩子们讲述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数学课堂融入趣味的数字游戏,寓教于乐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舞蹈课堂引导孩子们舒展身体、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素质;绘画课堂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愿景,在创作中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团队精心设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激发好奇的互动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孩子们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同胞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典故佳话,理解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紧密联系,树立起“五个认同”的坚定信念。此外,团队还组织孩子们观看红色电影,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在革命年代,各民族同胞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光辉历史,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实践团队还开展了家访活动,与受访学生及其家长真诚交流,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拉近家校距离,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关心。
终审人:马报
责任编辑:张成龙
稿源单位审核:胡娜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