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要闻

着力构建“3+N”体系,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成效

文章作者:徐世平发布时间:2025-09-04浏览:95

2025年暑期,滁州学院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创新构建“3+N”暑期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设计“文韵・铸魂”“乐知・传道”“躬行・致用”3大体系,并丰富环境保护、助老助残、基层治理等N个自选内容,组建1100支社会实践团队,近万名师生分赴省内外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相关事迹受到《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百余次。

“青寻文韵”铸红心,思政浸润树新风

丰富“理论宣讲+实地寻访+文化传承”的沉浸式实践体系。组建34支校级实践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理论普及宣讲团以“青马学员说”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1支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等优秀文化遗产,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青传师道”守本心,支教扎根惠乡土

打造“乐知学堂支教团”“蒲公英支教团”“岳西支教团”“电子科普创客课堂”等品牌项目。组建28支校级实践团队,深入乡村、社区、中小学等开展课业辅导、科学实验、趣味体育、乐舞童年等支教活动,搭建起青年大学生义务支教、科普讲学的“大学堂”。2支实践团队入选全国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与团明光市委结对共建,组建16支团队、300 余名师生分赴明光市16个乡镇(街道),为1100余名孩子开展4-6周的暑托班义务支教活动,打造“团聚青春・筑梦童行”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有效提升了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的水平,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共35次报道相关活动事迹。

“青学致用”聚核心,专业赋能谱新篇

注重发挥高校科创优势,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办学定位,以“更大申博”为契机,组建32支校级实践团队,围绕促进乡村振兴、推广科普教育、创新创业实践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演武场”,推动暑期实践活动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等开展科普讲座和体验活动等一系列科普服务活动,结合“挑战杯”系列竞赛等,开展调查研究、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创新实践。


终审人:孔令十

责任编辑:张成龙

稿源单位审核:胡娜

终审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