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服务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校友服务
  • 信息公开

蔚园新闻

  • 院部动态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 蔚园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新闻  蔚园要闻
  • 2022.06.21
    我校青年教师微格教学训练营开营
    6月17日上午,2022年青年教师微格教学训练营开营仪式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庆宏出席开营仪式。教务处处长蔡华、人事处处长孔令十、教务处副处长王果、全体培训指导教师以及新进青年教师,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开营仪式,活动由蔡华主持。李庆宏致开营辞。他指出,青年教师成长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练好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站住讲台;第二阶段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站稳讲台;第三阶段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站好讲台。对新教师的教学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深刻理解学校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够将OBE理念落到课堂、融入教学。二是要有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良性发展。三是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读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编制课程教学大纲,能够做好课程教学设计,能够讲好课,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最后,他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教师来说,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真正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 2022.06.21
    我院与来安县共建科技小院和小院专家团成立
    6月17日上午,我院与来安县人民政府举行科技小院专家团成立暨“两强一增”行动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研讨会。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陈桂林,滁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燕永,来安县委书记杨军,特邀嘉宾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杨钊、安徽财经大学MPA中心副教授张勇,校发规处、科技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及科技小院专家团代表等领导与专家参加活动。杨军在讲话中介绍了来安县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举措与所取得的成效。他希望依托于来安县科技小院专家团队的科技力量,举各方之力,深入挖掘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突出来安特色,有序推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创造出“来安经验”、“来安模式”,激发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新活力、新动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陈桂林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我院与来安县携手同行,互助并进,打造了“科技副总”等创新模式,有力助推了来安县产业发展。本次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专家团的成立,是和来安县常态化合作的新突破,打造了校地合作的新样板、新典范。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平台、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
  • 2022.06.21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软科2022年排名全国第58名 位列B+
    2022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的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显示,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开设的400余所高校中排名第58位,位列B+层次,排名比2021年上升16位,在以学院命名的高校中位列全国第2,是我校唯一一个获得B+的专业。2011年,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是安徽省最早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2019年,商务英语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商务英语学科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课程建设,深入开展校企联合育人,加强质量监管,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坚持需求、特色导向,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提升专业内涵和竞争力。(通讯员:王宇)
  • 2022.06.21
    我院学子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获佳绩
    近期,我院学子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喜获佳绩,荣获国家级三等奖4项,在该赛事历史成绩中取得新突破。获奖项目分别是食品学院徐琳琳指导的《变废为宝--利用餐余油制备生物柴油新模式》、信息学院史小勇指导的《“光的搬运工”--基于Arduino的智能追光定点反射系统》、化工学院陈纲领指导的《基于新型陶瓷膜处理乳化液的循环利用及减排系统的开发》、化工学院魏风指导的《储能领航员--新型锌离子混合储能系统的构筑》。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A类赛事之一,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备受各大高校关注,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该竞赛紧密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充分体现“节能减排,主动作为;实践创新,交融育人”的精髓以及“点亮生命,绽放生命”的价值追求。我校高度重视此项比赛,在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和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3月启动校赛选拔,收到参赛作品37件,最终推荐15项优秀作品参加国赛,并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继慧教授对重点项目培训指导。结合赛事特点和专业情况,创新创业学院将会进一步强化实践
  • 2022.06.21
    我院大学英语团队晋级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
    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本科英语组)全国半决赛晋级名单于6月20日发布。我院大学英语团队(李可桢、辜维娅、龙宇飞、陈思思、刘婷婷)荣获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大学英语组)全国复赛特等奖,并晋级全国半决赛。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面向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的大型比赛。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主题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据悉,大赛自3月章程发布以来,经全国各院校选拔推荐,组委会共收到本科英语组全国复赛参赛材料569份,其中大学英语组329份。大赛秉承公平、公正原则,组织评委会进行资格审查和通讯评审,评选出56组大学英语团队晋级全国半决赛。我院大学英语团队在全国329组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的优异成绩,将于7月24日至7月27日参加全国半决赛,这是我院教师团队第三次晋级全国半决赛。在入围名单中,安徽省仅有4所高校晋级,分别是滁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三联学院。自三月份以来,我院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紧紧围绕“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
  • 2022.06.20
    院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工作
    6月16日,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庆宏到后勤管理与基建处调研指导工作。后勤处领导王诗根、王邦俊、何霞、屠磊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会上,有关科室汇报了饮食保障、物业保障、商贸服务、房产管理、能源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存在突出问题,对近期和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认真谋划和思考。在听取汇报后,李庆宏充分肯定后勤处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认为后勤处在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有力支撑和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面对当前学院处于新发展阶段,进入“申硕”关键时期,李庆宏对做好后勤工作提出新要求。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后勤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凝聚力;从严治党,做深、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积极维护学院和师生利益,做到“廉洁后勤”“干净后勤”。二要进一步融入学院发展,打造高质量服务保障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根本任务;坚持“公益性、服务性、保障性”办后勤要求,改革创新工作思路,丰富优化服务内容,满足师生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师生关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着力打造后勤服务品牌、服务理念,彰显后勤形象。三要进一步加强后勤自身建设,提
  • 2022.06.20
    我院举办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6月17日,我院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行政楼一楼圆桌会议室举行。决赛邀请了3位校外创新创业导师担任评委。教务处处长蔡华、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张丽惠、入围现场赛的44支团队及指导老师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本次决赛采取“7+3”路演形式,即7分钟路演陈述+3分钟问答环节,采用“线下路演+线上答辩”的方式进行。项目团队从项目背景、市场痛点、产品介绍、市场分析、运营业绩、社会价值、教育引领等方面进行展示汇报,全面细致地阐述了项目的创新理念与创业构思。专家从教育维度、创新维度、团队维度、商业维度、社会价值维度5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考察与评分。自4月6日,第八届“互联网+”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在学校精心部署、创新创业学院积极推动以及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师生参赛热情空前高涨,报名参赛学生超6300余人次,参赛项目达1200余个。经过二级学院初评推荐、校赛网评,最终44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现场。创新创业学院将继续落实“互联网+”大赛工作部署,加强对参赛项目的深度打磨与优化,努力做好省赛备赛工作,助推我院优秀项目团队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稿源单位审核:张丽惠,通讯员:程
  • 2022.06.16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广祥来院调研
    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广祥,带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德成、王英俭、计国平及部分省人大代表来我院调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汤仲胜、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鲍习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朱永国,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图强,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查镜波陪同调研。我院党委书记毕明福,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陈桂林等参加调研。谢广祥一行首先来到校史馆,聆听讲解,观看各种实物、照片,不时驻足,边看边问,了解我院72年发展历程和改革建设取得的成就。谢广祥充分肯定了我院丰硕的办学成果及潜心立德树人、执着干事创业取得的成绩。在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谢广祥察看了我院自主研发装配的高性能无人机设备、智云协作系统、实景数字孪生信息平台等实验室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我院地理学科服务地方取得的显著成果。他鼓励学校立足学科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智慧养老、智慧消防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谢广祥详细了解了我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得知我院智慧养老、智慧消防技术在服务地方中取得显著成效,得
  • 2022.06.16
    我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6月15日下午,我院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会峰校区水上报告厅举行。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吴开华,党委办公室、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团委负责人和校级立项团队成员代表等两百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吴开华在讲话中指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既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课,也是一次了解社情民意的社会实践课。他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踊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广阔舞台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年力量。吴开华希望,广大实践队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初心使命;要矢志艰苦奋斗,在实践中进一步练就过硬本领;要小我融入大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展现使命担当;要与祖国共奋进,与新时代同行,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用投身社会实践热潮的实际行动和丰硕的实践成果,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与会领导为实践团队
  • 2022.06.16
    院党委书记毕明福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为持续推进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促进疫情防控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6月14日下午,院党委书记毕明福带队先后走访了滁州市四方艺术装饰有限公司和滁州创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岗位进行调研。滁州市四方艺术装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校友黄静,滁州创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校友李佳和王振宇,对母校领导老师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母校的培养和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毕明福表示,学院将进一步与校友企业加强合作,鼓励更多在校生、毕业生到公司实习、工作,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在校生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信心。同时诚挚邀请校友们回母校开展讲座,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成功经验,助力母校高水平大学事业建设,助推校友企业内涵式发展。校友办、学生处和美术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稿源单位审核:刘一 责任编辑:陈沭文)
  • 2022.06.16
    院领导参加信息学院“访企拓岗促就业”线上对接交流会
    6月14日下午,我院于机械楼7楼举办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线上对接交流会暨2023届毕业实习双选会。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庆宏,信息学院党政负责人、各系主任、全体辅导员、2022届部分毕业生、2023届全体毕业生,12家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在线参与,会议由江文贵主持。李庆宏对参加交流会的各位企业家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各用人单位长期以来对我院实习就业工作的大力持表示感谢。他从从区位优势、办学底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评价等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我院办学优势与发展特色。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积极组织“访企拓岗就业”线上洽谈会,希望通过洽谈会,加深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希望与会企业在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合作新领域,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等以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希望广大毕业生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积极对接意向岗位,树立就业信心,充分展示才华,赢得发展机遇。江文贵介绍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2023届毕业生实习情况。他从政策和实践层面说明了实习就业的必要性和重
  • 2022.06.14
    我院举行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安徽夏令营开营仪式
    6月13日,“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2022年网上夏令营安徽营开营仪式在我院举行。本次夏令营由中国侨联主办,安徽省侨联、滁州学院侨联承办,滁州市侨联协办。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杨冰,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副部长齐永荣,安徽省侨联文化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涂世强,滁州市侨联主席曹之淮,我院党委书记毕明福、党委副书记张勇出席开营仪式。我院侨联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开营仪式。印尼华裔中华乐趣学苑主席林明珠、印尼慈光基金会会长黄如在、印尼峇淡世界大学校长林庆祥和印尼方有关代表以及印尼600余名华裔青少年在线参加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毕明福代表学校对云端相见且入营学习的各位营员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安徽秀美山川、地域文化概况和滁州学院校史校情以及本次夏令营筹备情况。他表示,中尼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两国青年身上。把中尼友好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是两国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希望各位营员真诚呵护和浇灌对祖(籍)国的情感,传承中华民族血脉之“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魂”,争当中尼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生力军,不断推动中尼友谊之树不断开花结果,为促进世界
  • 2022.06.13
    【创硕决战年】信息学院:以“赶考”精神答好申硕“答卷”
    2020年以来,信息学院紧密围绕“物联网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条件建设”两项重点工作,以党建为统领,以硕点建设为引领,以工程认证为抓手,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面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2022年1月24日,信息学院获批新组建安徽省智能感知与健康养老工程研究中心,实现了学院平台建设的新突破;2022年1月27日中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申请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受理,实现了学院专业建设的新突破;2022年3月11日,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系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实现了教工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突破。日前,经安徽省教育厅审批,物联网工程专业2022年起纳入安徽省本科一批招生,学院招生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近日,随着2022年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的20名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师生互选结束,学院开启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阶段。聚焦硕点申报条件,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根据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要求,结合学院在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安全与应急管理、智慧农林业、数字环保以及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基础,凝练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应急
  • 2022.06.11
    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线上考查
    受教育部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委派,6月9日至10日,以曾名湧教授为组长的认证专家组一行5人对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证进行了线上考察。6月9日上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证见面会在机械楼6楼会议室召开,院领导毕明福、张勇、吴开华、陈桂林、李庆宏出席会议,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庆宏主持。院党委书记毕明福代表全院师生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考查组线上莅临“醉美滁州”“亭好滁州”,对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证开展线上考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滁州学院的基本情况。毕明福指出,近年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践行“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条件支持,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明福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为专业精准把脉、权威指导、对症开方,帮助我们抓牢新机遇、发掘新动能、实现新跨越,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找到持续改进的方向。学校将发挥工程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43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56/745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