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服务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校友服务
  • 信息公开

蔚园新闻

  • 院部动态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 蔚园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新闻  蔚园要闻
  • 2022.05.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共青团员们,青年朋友们,同志们: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共青团员和各级共青团组织、团干部,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共青团员们、青年朋友们、同志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
  • 2022.05.10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来院访问交流
    5月6日下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兵一行3人来校访问交流,副校长李庆宏、科技处副处长江岭、我院特聘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冯守中,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李伟涛以及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全体党政领导接待了邢兵一行。交流会由科技处副处长江岭主持。双方就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李庆宏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改革成效以及发展规划,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他表示,我校正处于硕士点建设的关键时期,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力度,在跨越式发展中增进友谊,共谋发展,实现共赢。邢兵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表示此次来访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我校先进的办学经验,借力我校地理信息、土木工程领域的优势,提升四川省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推动公路交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邢兵对我校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赞赏,希望以此次访问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初审:石振庆 通讯员:钱璐)终审人:戴仕宝
  • 2022.05.10
    我院与来安县共建“科技小院”
    5月7日,我校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诸立新等一行赴来安县,与来安县委副书记孙静、来安县副县长陈晨考察了我校“科技副总”服务企业情况,就深入推进校地合作展开交流。来安县科技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并参加会议。双方实地走访了我校“科技副总”挂职的滁州市经纬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考察了“科技副总”技术研发、项目申报、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等工作开展情况。孙静对于“科技副总”为企业带来的技术支持与效益提升给予高度赞扬。交流会上,诸立新对来安县人民政府一直以来对校地合作的重视和支持致以感谢。他表示,我校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紧扣需求脉搏,在服务来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交流会明确了以推进深化创新“科技副总”模式、打造“科技小院”工作亮点、不断推进我校与来安县政府各部门开展合作作为校地全面深化合作的工作重点。孙静对我校为来安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她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全力推进校地合作深入开展。陈晨对于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会上,校地双方签署了来安县“科技小院”合作共建协
  • 2022.05.09
    我院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共建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
    5月6日下午,滁州学院-中家智锐研究生合作培养基地暨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举行。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庆宏,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江文贵、院长赵生慧,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副院长、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杰,安徽众家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方玉如等参加了揭牌仪式。李庆宏在基地揭牌仪式上致辞,对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滁州学院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确立建设“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两所应用型高校之一,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这对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争取早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基地。张涛总经理介绍了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业务、技术优势和企业文化,重点介绍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包括实习平台、实习环境、课程设置等。他表示,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将会为滁州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揭牌仪式结束后,校企双方进行了座谈,
  • 2022.05.09
    我院师生获团省委表彰
    近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公布2021年度全省“两红两优”表彰决定,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聂辉荣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级车辆工程专业汪清同学荣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聂辉,男,汉族,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曾获安徽省“教坛新秀”、滁州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滁州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该同志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学生专业特点,创造性开展“基础教育未来之星”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行知杯”暑期社会调研、“知行学堂”爱心支教等品牌活动,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近10年,指导学生先后在安徽省师范生技能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双百”大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奖17项,带领学院团委和团学组织荣获安徽省百优团支部、校(市)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校(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校优秀学生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十佳社团等多项荣誉。汪清,男,汉族,2000年1月生,共青团员,现担任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副队长,曾获滁州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担任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副队长以来,积极为学校及地方志愿服务事业贡
  • 2022.05.09
    【毕业生风采】信息学院:“学霸”情侣携手努力考取同校硕士研究生
    在蔚园,有这样一对“学霸情侣”,他们共同努力,相互陪伴,在校期间,他们双双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竹林”校友奖学金,共同参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创赛”并获得国家三等奖、省三等奖的荣誉。今年,他们又携手上岸“211”院校。他们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杨梦珍和2018级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李伟庆,今年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一起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实验室相识:同频共振浪漫启航在两人相遇之前,杨梦珍保持着自己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闲暇时间在校园走一走散散心,成为了她在学校里最多的选择;而李伟庆则是一个兴趣广泛,爱玩爱实践的大男孩。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杨梦珍在大一下学期选择加入学院的实验室,也就是在那里,他们相遇了。作为当时实验室学生助研团队负责人的李伟庆,总是带着杨梦珍在实验室里一起写程序、做项目。下课后一起吃饭、考试前一起复习、偶尔约着去看电影,双方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逐渐同频的步调,让两人选择牵起手一同向前。原本独自的生活里,因为陪伴,变得美好而又难忘。“认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期末考试分数不高了,她会辅导我高等数学、
  • 2022.05.09
    我院团委举办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庆祝建团百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校团委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团100周年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坚定信心跟党走、踔厉奋进新征程,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团日,增强仪式教育。5月4日下午,各二级学院团委集中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特别主题团日活动暨新团员入团仪式,强化仪式感召力,使团员青年共同接受了一次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洗礼,增强了作为共青团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新发展团员代表高举右手,面向团旗庄严宣誓,明确青年的责任,感受入团的光荣。老团员一起重温入团誓词,更加坚定成为优秀青年的信念,用信仰点亮人生。团课直播,共度青年节日。5月3日与4日,校团委分别组织动员全校团员青年观看了由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和河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青春万岁”五四特别节目以及由团中央举办的“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庆祝建团100周年网上主题直播,回顾了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陪伴团员青年共度五四青年节。团旗合影,致敬青春百年。为了营造喜庆活泼的庆祝
  • 2022.05.09
    南谯区数据资源局来院调研交流
    5月7日,南谯区数据资源局局长徐怀胜、副局长刘祖艳、副局长杨砚及大数据中心负责人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受到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赵生慧、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李伟涛、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岽的热情接待。徐怀胜一行首先参观了我校安徽省智能感知与健康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安全与应急技术研究院、安徽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产品与应用软件研发中心、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高度赞扬了我校应用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坚定了与我校在地理测绘、健康养老和应急消防等智慧城市治理方面开展合作的信心。座谈会上,各相关团队负责人首先汇报了我校在高分遥感、智慧养老、应急消防、智慧城市治理以及实景地理环境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平台建设情况以及服务地方典型案例。陈桂林对徐怀胜一行表示欢迎。他说,我校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积极打造服务滁州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发展基地。立足滁州发展和治理需要,滁州学院一直坚持助力滁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滁州产业发展、服务民生需求、服务政府治理创新、服务重大发展战略。他强调,各团队要聚焦滁州市发展需要,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
  • 2022.05.08
    院领导调研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工作
    为切实做好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安全管理等各项常规工作,以优良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认证,学校与学院进行了精心的筹划与安排。5月6日下午,校长郑朝贵、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处长王诗根在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宋德如、院长张晓旭、副院长刘海涛以及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全体教师的陪同下深入学院各实验室与实训场所,仔细检查安全、卫生、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情况。学院党政领导与实验实训中心相关教师向学校领导介绍了实验实训中心常规运行与管理、安全维护的基本情况,对实验实训中心改扩建方案及相关进展进行了汇报。各实验室、实训场所的分管责任人也向学校领导介绍了自己管理的实验实训室及相关仪器设备的概况。学校领导肯定了实验实训中心在建设、管理、维护等常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就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可进一步完善、改进之处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嘱咐相关负责人全面、深刻地做好实验实训中心的各项检查、调整工作,全力推进实验实训室相关工作的向好发展。随后,校领导在学院领导与相关教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举办的“建团100周年”手工作品展,对学院实践教学的成果以及展示出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的赞许。(通讯员:董秋
  • 2022.05.08
    【毕业生风采】王珊珊:坚定信念 勇敢向前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灿灿亦漫漫。这是材料与化学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王珊珊的座右铭,也是引领她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在王珊珊温柔的外表下藏有一颗因热爱而勇敢的心,在她淡然从容的性格背后不变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大学四年,她努力做好自己、成就自己。今年,她如愿考取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她勇于突破,以热爱铸就勇气王珊珊说喜欢的事情就一定要勇敢尝试。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追寻自我,热爱无限,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青春时光。王珊珊直言自己性格偏内向,为了锻炼自己,大学期间,王珊珊在喜欢的事情上总是表现得很勇敢。她喜欢播音,看到相关通知二话不说就去参加了有关面试;她喜欢唱歌,便积极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她爱好广泛,喜欢练字,同时也自学了吉他和滑板。除了坚持自己的热爱,王珊珊在学习上也认真勤恳。在校期间,她成绩优良,获得了一次二等奖学金和一次三等奖学金,同时她也考取了四、六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以及计算机二级证书等证书,不断丰富着自己。谈及大学四年的感受与体会,王珊珊说,“我不是一个很擅长社交的人,但遇到热爱的事情的时候,热爱往往就战胜了恐惧,便也无畏了。”正因为热爱,王珊珊才会挣脱各种束缚
  • 2022.05.06
    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5月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毕明福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2年第4次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了会议。毕明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指明了方向,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培养和学术资源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丰富内涵,准确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毕明福强调,要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推动讲话精神落地落实。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二是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果;三是要紧盯“申硕”“更大”目标,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引进、
  • 2022.05.06
    我院召开处级单位及中层领导人员2021年度综合考核述职大会
    5月3日至4日,我校召开处级单位和中层领导人员2021年度综合考核述职大会。校领导、中层以上领导人员、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勇主持。会上,各二级学院院长对照各块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照年度业务目标和共性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依次进行述职,汇报过去一年在工作职责履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以及改革与创新举措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张勇布置了综合考核线上测评工作,要求各二级党组织、机关各支部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客观、公正做好线上测评,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证参测率和有效率。(稿源单位审核:张悦 责任编辑:陈沭文)
  • 2022.05.06
    【创硕决战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专项工作调研
    近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建办)主任陈桂林率创建办工作人员深入人事处、教务处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专项工作调研。 创建领导小组通过审阅材料、互动交流等方式掌握了核心指标生师比和博硕士学位教师比例的状态,并全面了解了人才引进与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课程及优秀教材,高级别在校生代表性成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科技处处长、创建办副主任诸立新对硕点创建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陈桂林充分肯定了人事处和教务处在硕点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并强调创建工作的决战阶段时间紧迫,人事处要采取更有力措施确保完成人才引进目标;教务处要瞄准高水平成果发力,补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水平教材和学生成果等方面的短板。同时,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对二级学院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核心指标真实可靠,各项条件全面达标。 各部门表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紧建设,采取非常举措,尽快补齐短板,高质量完成决战工作。(作者:吴震)
  • 2022.05.05
    我校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阶段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阶段工作,5月3日下午,我校召开新一轮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推进会,正式吹响评建工作“集结号”。校党委书记毕明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庆宏,各二级学院书记、院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庆宏主持。毕明福指出,开展新一轮的审核评估,是全面落实中央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加快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学校应做好统筹谋划,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认真领会指标内涵,保障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理念、新要求入脑入心。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决策指导,要“处处有任务、人人有指标”,突出操作性、把措施制定到位,突出实效性、把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各单位要按照理职明责的要求,把评建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做到评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他最后强调,学校现在有“申硕”和“迎评”两件大事,要“花开两朵,各自芬芳”,要齐头并进、双管齐下,全校上下要勇于担责,认真对标对表、找准自身定位、抓好落细落实,确保工作实效。郑朝贵指出,一是要充分认识新一轮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43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62/746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