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服务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校友服务
  • 信息公开

蔚园新闻

  • 院部动态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 蔚园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新闻  蔚园要闻
  • 2020.12.08
    我校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在第七个国家宪法宣传日和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来临之际,为普及宪法知识,加强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师生法治观念,根据上级部署与要求,11月30日至12月6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校上下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良好氛围。12月4日上午,各学院、部门组织师生通过观看直播、同步跟读的方式,参与教育部开展的第七届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宪法、认真学习宪法、严格遵守宪法,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12月4日中午,校大学生易班发展中心举办了以“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校园,争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向同学们宣传普及宪法知识,倡导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遵守宪法,共同建设法治社会。12月4日晚,全校各班级按照党委学工部的工作安排和编印的学习材料召开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了解宪法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教育引导全体学生立即行动起来,争做新时代知法、懂法、守法好公民。12月4日至6日,校大学生易班发展中心还通过易班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
  • 2020.12.08
    我校举办首届“生涯嘉年华”体验周活动
    12月1日至5日,我校首届“生涯嘉年华”体验周活动在会峰校区机械楼一楼和琅琊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办。活动期间,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亲临现场指导,活动共吸引了全校5019名同学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为期五天,整个活动寓教于乐,形式新颖,内涵丰富,设置了“破冰热身”“自我认知”“畅想未来”“团体活动”“职业探索”“为梦前行”六大区域模块,通过“葡萄熟了”“性格万花筒”“心愿叮咚超市”等12项趣味活动,将体验探索活动与职业生涯探索相结合,覆盖职业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职业探索等多个板块,通过科学测试、模拟人生、闯关奖励等形式,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明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定位,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生涯决策和选择的能力,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好评。本次活动既是我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尝试,更是我校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有效实践。后续,学校将不断探索就业指导的创新模式,优化服务形式,为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本次活动由学生处、团委联合主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承办,各二级学院协办,北森(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来自各二级学院的237名同学担任志愿服务工作。(通讯园:
  • 2020.12.08
    我校学子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佳绩
    我校学子在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佳绩12月5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财经大学承办的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在安庆市筑梦新区圆满落幕。全省共有20余所高校137支队伍入围现场决赛。经管学院候晓珊、程长明和胡婷鹿三位指导教师率队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最终共有16支队伍获奖,其中“琅琊梦之队”(指导教师:王杨、候晓珊)和“蔚然科技团队”(指导教师:李伟涛、王妮)2支团队荣获省赛一等奖,“QandA队”、“Sunny小队”和“皖韵小队”等3支团队荣获省赛二等奖,“梦醒江湖队”等11支团队荣获省赛三等奖。大赛设置两类竞赛类别,分别是企业命题类(A类)及创业实践类(B类)。省赛现场决赛采用“8+2”模式,即8分钟路演展示,2分钟提问答辩。比赛中,参赛选手采用ppt形式进行现场路演,汇报了各自作品的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优势特色、技术条件、财务预测和风险管理等,专家评委综合现场展示情况、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技术性和团队成员构成等方面给出最终得分。该赛事校赛由创新创业主办,经管学院承办。自省赛通知下发以来,创新创业学院高度重视,经管学院广泛宣传、积极
  • 2020.12.08
    我校辅导员论文获滁州市思政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日前,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发布电文,通报了2020年滁州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的评选结果。本次比赛面向全市组织开展评选活动,在各县(市、区)宣传部、市直各单位广泛调研,经专家组认真评审,从提交的65篇成果中评选了9篇优秀成果。我院辅导员郭华、张发勤老师撰写的论文《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滁州学院易班平台为例》荣获二等奖,是我校所提交的成果中唯一获奖的作品。同时,我校与其他4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该研究成果紧密联系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实际,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将传统爱国主义与现代爱国主义有机结合,创新了学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路径。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有助于更好地在学院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扎实落实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教育,使广大青年学子树立爱国情怀、拓宽全球视野。长期以来,我院高度注重学院易班工作站的建设发展,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富有特色的栏目。作为易班工作站指导教师,善于理论分析、总结实践经验,立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多方面挖掘爱国主义元素,以大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为我院搭建“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易班特色品牌奠定了坚实
  • 2020.12.08
    我校召开第四次科研工作例会
    12月3日上午,滁州学院2020年度第四次科研工作例会在行政楼一楼圆桌会议室顺利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庆宏、科技处处长诸立新、人事处处长孔令十、发规处处长晋秀龙、财务处处长张敏以及十五个二级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桂林主持。会上首先由人事处、发规处、教务处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对本部门的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在校师生以及教学成果奖等情况进行了汇报。各个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也对目前本学院硕士点申报的准备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了简单的汇报。科技处诸立新处长对各个学院前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近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李庆宏指出我校将在今后的人才引进工作中加大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师资水平。陈桂林指出,目前各学院在科研到账经费、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学院、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个二级学院之间也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学校今后也会在各学院的人才引进工作中予以支持,提供人才资源保障。最后,校长郑朝贵从紧抓质量关节点、紧抓人才关节点、紧抓协同关节点、紧抓改革创新关节点、紧抓效果关节点这五个
  • 2020.12.05
    省教育厅监审处来我校调研指导内部审计与招标采购工作
    12月2日,省教育厅教育采购监管与审计处处长吴进、主任李肇庆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内部审计、招标采购与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对其一行来校指导表示热烈欢迎。郑朝贵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发展情况,学校审计处及资产与设备处基本状况,学校近年开展的巡视审计整改工作完成情况,强调与会部门做好相关资料提供工作。座谈会上,审计处处长高维红、资产与设备处处长陈从江分别汇报了本部门机构设置、工作开展、制度建设、巡视审计整改等情况。吴进对学校内部审计、招标采购与资产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予以肯定,并对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对学校巡视审计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了指导。资产与设备处、审计处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责任编辑:陈沭文)
  • 2020.12.05
    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一行来校考察交流
    12月3日,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瑞雪一行来校深入交流产学研合作、文旅学科建设等事宜。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热情接待,发展规划处处长晋秀龙、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林其斌、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李伟涛、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岽等一同参加了会议。郑朝贵首先对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一行表示欢迎,对重科院多年来致力于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介绍了我校地方性、应用型、信息化的办学定位和文旅事业方面的学科优势、地理优势;并结合学校设立的成果转化天长分中心、来安分中心,重点介绍了我校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滁州学院将继续加强同院校、企业间产学研合作,并期待同重庆科学研究院寻求合作点,强强联合,共同助力企业发展。李瑞雪首先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赞扬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及学科专业优势。他介绍了近五年重科院在天长地区以及同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事业单位改制企业的创新创业技术转化工作等,并希望与滁州学院在文旅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晋秀龙介绍了我校文旅学科的专业建设、
  • 2020.12.05
    我校《管理学》课程获批国家级首批线下一流课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冯春梅副教授主持的《管理学》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首批线下一流课程,这是学校获批的首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多措并举,做好顶层设计,致力于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出台课程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资助的方式逐步推进,不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与质量评估机制,推行课程考核多元性和过程化,逐步提高课程教学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吻合度;倡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对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给予奖励工作量;举办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以赛促改,持续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智慧教学软硬件建设,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学校现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9门、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10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27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省级智慧课堂试点项目2项。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 2020.12.05
    我校在第三届安徽省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佳绩
    11月27-28日,第三届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决赛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师生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和积极上进的心态完成决赛,经过激烈角逐,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同时推荐产生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由赵维萍和刘洋指导,丁子俊等同学的项目《滁菊CmUF3GT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初探》获得省级一等奖,并推荐全国一等奖;蔡华和赵维萍指导,黄如等同学的项目《小麦抗赤霉病优异种质的快速创制与鉴定》,及由张微微和贾小丽指导,高天鑫等同学的项目《荧光光谱技术在青贮主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获得省级二等奖,并推荐全国三等奖。苗文娟指导的陈强等同学的《滁菊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热钝化动力学》、于士军和柴新义指导的邢艳芳等同学的《不同方式干燥蝉花孢梗束非挥发性呈味物质的研究》、孙星指导的李丹青等同学的《污水高效处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获得省级三等奖。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安徽省植物学会协办,是全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B类赛事。大赛通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赛事统一专用网站报名并提交材料。自开赛以来,共收到全省25所高
  • 2020.12.05
    我校开展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为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防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0月以来,我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总队联合滁州市疾控中心,依托高校大学生防艾基金项目在校内外开展了艾滋病防治宣传系列活动。10月下旬,校青年志愿者总队举办了“以‘艾’为名,为‘艾’发声”主题演讲比赛。经过学院支队选拔推荐的12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比赛中,参赛选手们从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反歧视艾滋病教育,倡导科学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呼吁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唤起同学们共同关爱生命,远离艾滋。经过激烈角逐,教科院孔样月荣获一等奖,文学院姜会荣获二等奖,文学院郑思琪同学荣获三等奖。11月4日至11月8日,校青年志愿者总队组织开展了“遏制艾滋,呼吁拥抱,控制蔓延,共享阳光”主题艾滋病防治知识线上竞赛活动,共有1947名同学参加活动。经过评比,经管学院杨文静获得一等奖,化工学院王晴晴和土木学院徐凤雨获得二等奖,地信学院张龙生、化工学院刘宇和金融学院王馨鹤获得三等奖。11月以来,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和各学院青年志愿者支队共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观影活动12场,通过播放《最爱》《费城故事》等影
  • 2020.12.05
    我校二级学院党委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
    12月3日下午,金融学院与经管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联组学习会,这是我校二级学院党委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的有益探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出席,金融学院、经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等参加会议。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八章、《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高校“课程思政”构建的三个关节点》、《中共滁州学院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实施办法》等内容。吴开华对金融学院、经管学院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二级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组学习是创新学习形式的一种有益探索,有利于加强学院之间的沟通联系、互学互鉴,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联组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学院事业改革发展的方法举措和强大动力;要坚持党建引领,落实主体责任,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强化使命担当,紧
  • 2020.12.03
    朱双杰夫妇入选“安徽好人”
    12月3日,安徽省文明办公布2020年11月份“安徽好人”榜单,我校食品学院副院长朱双杰博士与妻子、安徽农业大学教师董丽丽博士入选“安徽好人”。这是近年来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中是涌现出的又一先进人物典型。为回报乡亲,朱双杰博士受滁州种植菊花启发,2018年起利用所学园林种植和食品加工技术,在周末携同为博士的妻子往返家乡安庆妙山村,带领乡亲种植高品质金丝皇菊。2019年,为24户种植金丝皇菊的乡亲分红13万余元。2020年扩大种植120余亩,全村55户贫困户种植金丝皇菊,解决了14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使金丝皇菊成为当地特色经济作物,亩产收入达5000元,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如今,金丝皇菊已经成为当地特色经济作物,还带热了乡村旅游,一到周末,一群群游客在漫山遍野的金黄金黄的金丝皇菊丛里拍照,帮助村民采摘菊花,和农户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朱双杰博士在田间指导农户种植金丝皇菊安庆市副市长刘克胜(右二),我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谭中元(左一)听取朱双杰夫妇有关介绍博士夫妇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安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 2020.12.02
    我校2学子荣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近日,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结果揭晓,我校地信学院2018级旅游管理(对口)专业陈钊和体育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吴雅倩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陈钊,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2018级旅游管理(对口)专业学生,现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2016—2018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返校后,积极投身于学校与社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社会实践经历丰富,曾获安徽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宁国市抗险救灾先进个人”“滁州好人”“宁国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滁州学院“十佳大学生”“优秀退役大学生”等称号,相关事迹被中华全国学联、中国青年网、安徽教育网、安徽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吴雅倩,体育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在校期间,勤工俭学,赚取日常生活花销,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2020年春节期间,志愿加入村部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村部设立的疫情防控路口,对来往车辆进行排查,对来往人员进行个人健康排查和实名登记,相关事迹被安徽卫视新闻联播报道。据悉,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 2020.12.02
    我校组织收看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在行政楼一楼视频会议室设立分会场,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学生处、教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及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党委(总支)副书记、就业工作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到场参加,认真听取会议要求。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高校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保持了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各高校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贯穿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谋篇布局、力量统筹、政策储备、风险应对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会议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做好2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42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21/745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