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服务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校友服务
  • 信息公开

蔚园新闻

  • 院部动态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 蔚园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新闻  蔚园要闻
  • 2020.07.08
    第三届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大赛在我校举办
    7月3日至5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滁州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安徽省高校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复赛在滁州学院会峰校区成功举办。我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参赛队伍表现优异,在本届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7月4日上午,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庆宏教授,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院长王静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健教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标准定额处李长青调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朱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等20余位省内外高校及行业知名专家出席现场开幕式,安徽省36所高校的49支代表队近300名师生以线上方式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蔡华主持。开幕式上,李庆宏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大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亲临本届大赛复赛现场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同时,邀请因疫情而采用线上参赛的各兄弟高校领导、指导教师和同学们,待到“岁月重归静好,蔚园再飘书香”之时,莅临滁州学院考察、交流。李庆宏介绍了学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高度评价了本届大赛为普及建筑信息化在建筑工程领域
  • 2020.07.08
    我校教师在环境领域期刊Water Research发表科研成果
    近日,我校土木学院副教授张磊博士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单位在WaterResearch期刊上发表题为“Stronglinkagesbetweendissolvedorganicmatterandtheaquaticbacterialcommunityinanurbanriver”的研究论文。WaterResearch由国际水协(IWA)主办,是环境领域两大顶级期刊之一,也是自然指数源刊,在环境生态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2020年影响因子为9.13(一区TOP)。文章通过使用16SrRNA扩增子测序和平行因子(PARAFAC)模型分析了城市河流中水生细菌群落与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的组成和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河流水体中高相对丰度的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Clostridia)和属(Limnohabitans和Alpinimonas)分别与陆地腐殖质样C1和色氨酸样C2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当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在河流中共存时,CDOM的产生和降解将同时发生。这项研究为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的聚集提供了新颖的观点。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
  • 2020.07.04
    省“稳就业”调研组来校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
    7月3日上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少华带领全省“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措施落实”调研组,深入我校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党委书记陈润热情会见其一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谭中元出席调研会。陈润对刘少华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陈润指出,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将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工作,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加强科学分析和研判,认真谋划和落实,抓早抓细抓实,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全力推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汇聚全校力量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吴开华详细汇报了学校推动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举措,介绍了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 2020.07.04
    我校学子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获佳绩
    6月29日,由中国创造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本次颁奖典礼采用了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经专家网评、网络投票、线上PPT答辩,我校经管学院高凡《30天想法创新记》项目(指导老师:孙凯传)、机电学院梁长丰《创新点亮未来》项目(指导老师:江柳莹)在主题一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地信学院王雪可《父母爱情DIY小屋》项目(指导老师:吴俏)在主题二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据悉,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孕育创新成果雏形,推进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的开展。
  • 2020.07.03
    我校召开“三对三比”活动现场推进会
    7月3日,我校召开“三对三比”活动现场推进会,校领导陈润、郑朝贵、吴开华、谭中元、陈桂林、李庆宏,党委常委,各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陈润指出,学校党委、行政谋划和组织开展“三对三比”,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实干工作基调,激励全校各单位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盯紧目标、奋发进取、展现作为,以“三对”为切入点,以“三比”为着力点,以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为落脚点,奋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他说,今年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实干工作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深化综合改革,突出内涵发展,推进质量提升,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开展“四个年”工作,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成绩可圈可点。事
  • 2020.07.03
    我校协调推进2020年专升本考试工作
    7月2日上午,我校在会峰校区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20年专升本考试工作协调会。校领导郑朝贵、吴开华、谭中元,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张丽惠介绍了2020年专升本考试的政策情况、招生报名及考试安排,重点解读了《滁州学院2020年普通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和《滁州学院2020年专升本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就专升本考试任务分工作了说明。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就考试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纪委书记谭中元分别就专升本考试疫情防控、考试纪律提出具体要求。党委常委、校长郑朝贵做了会议总结,对专升本考试提出三点工作要求:第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考试,协调配合,严密组织各环节,共同推进专升本考试工作。第二,规范程序,严格管理。要规范考试程序,从试卷命题与保密、考场纪律保障到后期试卷评阅工作都要做到规范有序。第三,加强教育,严肃考纪。要对监考教师、考务人员进行考前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动员专任教师积极配合学校招生工作。他指出,专升本是国考,社会关注度较高,相关学院和部门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 2020.07.03
    商丘师范学院来我校交流人事、科研工作
    7月2日,商丘师范学院副校长徐茂田带领人事处、科研处等单位负责人一行到我校调研交流,受到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庆宏热情接待。李庆宏对徐茂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他表示,两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徐茂田对我校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我校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商丘师范学院办学定位、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希望双方相互支持,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座谈会上,两校人事处、科技处同志分别交流分享了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平台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 2020.07.03
    我校举办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专题报告会
    为深入贯彻“四为服务”要求,深化落实“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办学定位,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6月30日,滁州学院举办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专家报告会,邀请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发明、滁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正强来校作专题报告。会上,王发明副主任作了“交出合格答卷开启全新篇章—滁州市‘十三五’发展成就及‘十四五’规划思路”的主题报告。他从滁州市“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十四五”机遇与挑战、“十四五”规划主要思路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滁州市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情况,并分享了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编制经验。张正强副局长作了“滁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围绕滁州市“十三五”期间工业发展情况、工业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当前滁州市工业经济形势、工作重点以及对“十四五”滁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考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提出了“整合产业链、攀升价值链、融合创新链、贯通服务链”的滁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径。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庆宏代表学校对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他指出,两位专家详细介绍了滁州市“十三五”以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生动
  • 2020.07.03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引发团员青年热烈反响
    5月4日以来,《中国青年报》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以采访实录形式回顾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交往、交流、交心的互动场景,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关怀。滁州学院团委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转发系列文章,校团委党支部首先开展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精神,与会人员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做好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交流分享了具体思路和想法。校团委书记庚丽娜表示,系列专题报道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要以此为契机引领青年学生不辜负总书记期望,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各基层团支部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交流、线上互动等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在我校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追求,坚持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的姿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与奉献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2020.07.02
    我校召开庆“七一”暨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展现新风貌,7月1日下午,我校隆重召开庆“七一”暨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校领导,党委常委,学校党建“双创”领导小组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校级及以上党建“双创”项目负责人,教师党员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主持会议。党委书记陈润发表讲话。他首先向全校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党课的形式,结合实际对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了要求。陈润指出,要牢记历史,传承精神,不断汲取砥砺前行力量。他回顾了党99年砥砺前行的光辉历史、在抗疫斗争中彰显的制度优势以及滁州学院建校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过去一年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的可喜成绩,勉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信念,践行宗旨,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陈润指出,要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党建“双创”工作。近年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在健全组织体系、构建工作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责任体系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新时代党建新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全校各级党组织要以“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 2020.07.01
    我校组织收看战“疫”“七一”专题示范微党课
    7月1日上午9点,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导的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七一”专题正式开播,本期示范微党课由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党委书记、院士、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师生联合开讲。我校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及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及时收看。直播结束后,学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师生反响热烈,大家普遍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和滁州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这场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的“微党课”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带领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赴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讲话等精神,强化了师生对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深刻认识,进一步引领全校师生不忘初心,践行宗旨,勇于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学校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双战双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吴文杰表示,本次“七一”主题线上微党课安排好,时间紧凑,内容丰富;贴得近,符合高校实际,不少做法可学可借鉴;讲得细,比如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辅导,有层次有高度,对自己很有启发;触
  • 2020.07.01
    我校与安徽扬子美家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7月1日,滁州学院与安徽扬子美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浸渍纸/SPC基板复合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在行政楼举行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我校丁中建老师团队与企业在浸渍纸/SPC基板复合关键技术攻关和实验性生产线研制方面将加强合作,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完成相关规模生产线建设,使其实现产业化。安徽扬子美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自娟、安徽扬子地板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部长宣莹、滁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周勇、创新体系建设科科长江贻军,来安县科技局局长赵静、副局长魏晓燕,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岽、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建东和相关教师参加了签约仪式,仪式由我校科技处处长、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诸立新主持。陈桂林首先向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此次项目合作顺应当前国家政策导向,意义重大,学校会全力关注此次合作,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面向滁州市主导产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授博士投身地方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学校科研与滁州市产业创新链深度融合。杨晓刚介绍了扬子美家的企业发展和主导产品,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总体情况,包括前期新产
  • 2020.07.01
    我校喜获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月29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安徽省委常委、省委书记李锦斌为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获得者、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奖代表颁奖,安徽省长李国英发表讲话,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主持会议。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宣读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决定。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地信学院王春教授、闾国年特聘教授、江岭博士等完成的“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示范与应用”项目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景地理环境是以高精细度实景三维模型为本底数据,融合基础地理数据、行业地理数据和泛在地理数据,对现实地理世界及其规律的全要素、全内容、全信息,以全视角、图形化、影像化、立体化、动态化、虚实融合等多模态方法进行表达、分析与应用的新型地理信息服务技术。近十年来,由王春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视频GIS与公共突发事件的感知控制系统”,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数字地形分析并行技术中间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EM地形描述误差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多源多尺度DEM地表形态精度量化分析研究”、“基于NPR的三维地图符号表达机制与方法研究”等科研项目。该团队凭借扎
  • 2020.07.01
    我校2教师获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项目
    近日,经省教育厅推荐、省人社厅组织专家评审,我校信息学院刘晓兰博士和食品学院罗侠博士均获批2020年度安徽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项目,每人获批经费5万元。这是我校教师连续三年获批省人社厅高层次人才创新择优资助类项目,也是今年我省同类高校获得资助的两所之一。据悉,省人社厅2015年启动回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扶持项目,重点支持留学人员回国来皖创新创业,提升学术技术水平和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项目实施以来,我校先后已有4名海归博士获省厅项目资助。近年来,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我校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拓展人才引育渠道,在重视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同时,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培训力度,近三年先后选送40多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攻读博士、访学研修等各类培训交流,持续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此次获批项目资助的刘晓兰、罗侠两位青年教师均为我校近年来自主选派培养的优秀海外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陈沭文)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42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40/745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