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客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信息公开

蔚园要闻

  • 蔚园要闻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要闻  蔚园要闻
  • 2025.01.03
    我校学子在安徽省财税技能大赛取得佳绩
    近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省财经大学承办的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成绩公布。本次大赛吸引了全省范围内34所本科院校的积极参与,共计有超过1000支队伍报名参赛。我校共38支队伍参与竞赛,最终31支队伍荣获奖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24项。大赛共分为案例赛和技能赛两个赛道,旨在激发了他们投身专业技能提升活动的热情,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案例赛注重考察学生们深入剖析财税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赛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财税政策和法规的理解。校赛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大赛自启动以来,创新创业学院及经管学院高度重视,遴选优秀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全面培训和深度辅导,有效提升参赛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参赛师生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经管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生动体现。(通讯:耿刘利 审核:王琦)
  • 2025.01.02
    我校1项资政建议被《安徽省情》“特别关注”刊载
    近日,由我院夏岩磊教授团队撰写的资政文章《强化数字乡村赋能 推进安徽城乡深度融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内刊《安徽省情》(2024年第6期)“特别关注”专栏刊载。《安徽省情》内刊主要呈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以及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等,供决策参考。该资政建议是我校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多维创新驱动安徽城乡高质量融合”研究团队的最新调研成果,报告撰笔人夏岩磊教授为团队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李丹老师为团队核心成员。报告分析了数字乡村赋能安徽城乡深度融合的四种作用方式,即数字乡村建设通过结构弥痕与普惠共享、资源配置与优化整合、多维缩距与开放协同、创新迸跳与激励相容等四种机制提升安徽城乡融合程度。在剖析安徽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与成因基础上,提出“提升管理服务意识,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制度保障”“补齐知识技能短板,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人才动能”“统筹谋划建设项目,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载体抓手”“全面培育数字素养,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发展环境”等资政建议。 2022年以来,“多维创新驱动安徽城乡高质量融合”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围绕安徽城乡高质量融合
  • 2025.01.02
    我校2024年度实验室工作获全省表彰
    12月26日至28日,202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学术年会在淮南成功举办,我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相关人员和部分二级学院实验室管理人员、获奖教师代表参会。会议表彰了2024年度在实验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我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荣获“2023-2024年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马晓晖、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殷培峰两位老师荣获“先进个人”称号。本次学术年会由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主办、安徽理工大学承办。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高校资源配置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全省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前往安徽理工大学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自全省各高校实验室方面专家和教师进行了交流学习。通过此次会议,参会人员加深了对省内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了解,汲取了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同时也加强了与省内其他院校实验室管理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对我校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效能,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通讯员:王与审核:姚光顺)
  • 2025.01.02
    我校召开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会议
    12月31日,我校召开2024年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会议,部署推进老年教育工作。校领导,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倪阳和学校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敏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了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推动高校老年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并就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行了任务安排。郑朝贵对加强和改进老年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老年大学运行两年来,开设课程不断增加,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外来学员不断增多,社会反响不断增强,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文化养老的需求。今年6月份,学校老年大学在“全省高校老年大学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郑朝贵强调,一要充分认识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跟形势变化,深刻认识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和改进老年大学工作。二要协同推进,抓好上级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单位要加强部门合作,统筹实施,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形成发展老年教育的合力。三要积极探索办学规律,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各单位要围绕建设目标,探索老年教育客观发展规律,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学
  • 2025.01.02
    校领导带队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交流调研
    12月31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带队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交流调研,受到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燕永,党委副书记、校长汪上的热情接待。陈桂林一行先后参观了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史馆、医学院生命科学馆、管理与信息学院实训中心,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优势、教学理念及发展规划。交流中,陈桂林称赞了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取得的发展成果,他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围绕服务滁州产业发展及高水平人才培养强化共建共享,在双证通融、“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一批亮点成效。王燕永、汪上纷纷表示希望与我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服务滁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校发规处、社会合作处、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教务处、科技处、质量管理中心、管理与信息学院参与交流。(通讯员:刘菲;审核:李伟涛)
  • 2025.01.02
    我校参加第四届长三角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
    12月26日至28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共同主办、合肥大学承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研讨会是长三角教育系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长三角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范奇、合肥大学校长任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三省一市教育主管部门与71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研究院、企业共130多名代表参加研讨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和国际交流合作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范奇指出,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双元制教育长三角地区中国化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长三角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商协会代表共同探讨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对推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
  • 2025.01.01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辞旧迎新之际,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校团委书记胡娜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饱含深情、凝聚信心、催人奋进。“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从贺词中,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青年寄予厚望,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感荣幸又倍感责任重大。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引领团员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音乐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诗根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语言质朴,饱含深情,有种面对面拉家常的感觉,倍感亲切温暖。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和正确领导,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贺词中还提到了六尺巷的礼让文化,足见习近平主席对安徽的挂牵与发展的肯定。作为承担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音乐与教育学院,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新年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一年里,解放
  • 2024.12.31
    我校隆重表彰2024年学生先进集体和个人
    榜样引领前行,奋斗成就梦想。12月30日下午,我校举行2024年学生表彰大会,对一年来在专业学习、学科竞赛、道德风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艺术展演等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给予表彰。校领导郑朝贵、张敏、王春、曾献功、项东等与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辛勤付出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敬意。他指出,2024年,全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双对高”行动,强化“双特色”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新成效。广大同学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他勉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信仰坚定的“有志青年”;坚持学业为重,勇攀知识高峰,成为勇担重任的“有为青年”;努力追求卓越,实现全面发展,成为本领高强的“有才青年”。他号召全体同学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
  • 2024.12.31
    我校在苏滁一小建立凤阳花鼓传承辐射基地
    为推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探索美育浸润的有效路径,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与中新苏滁高新区第一小学携手合作,以“大手牵小手”活动方式,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12月27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滁州学院校外辐射基地”揭牌仪式在苏滁一小隆重举行。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曾献功,滁州学院党委委员、滁州市委教体工委委员、市教体局副局长李志,中新苏滁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映珺,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拥军院长等领导出席。仪式上,曾献功、徐映珺共同为基地揭牌,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院长李道琳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凤阳花鼓传承发展的美好期许,同时也强调了高校与小学携手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此次校外辐射基地的挂牌,为滁州市的小学生们搭建起了接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让凤阳花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凤阳花鼓教育传习基地为起点,利用特色优势,促进凤阳花鼓艺术教育实践向周边带动辐射,加大凤阳花鼓艺术的推广普及,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书写崭新篇章。(编辑:骆玲玲;初审:高静)
  • 2024.12.31
    我校承办AI赋能高校教学研讨会暨长三角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年会
    12月29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指导,长三角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复旦大学主办,我校承办,超星泛雅集团协办的AI赋能高校教学研讨会暨长三角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24年会在滁州圆满落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处长高巍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力,安徽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林兴德,浙江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高教处处长吕华,复旦大学副校长周磊,滁州市副市长苏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杨颉,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苏石,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陆昉,校党委书记周旭,副校长王春等出席会议,来自长三角85余所高校的嘉宾、教师教学发展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参会。高巍巍对长三角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成立以来的工作表示肯定,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挥好长三角教师发展联盟的作用,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能力。要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一盘棋,下好先手棋,打造多元化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引领全国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新趋势,推动教育教学高质
  • 2024.12.31
    校领导参加联系党支部理论学习活动
    12月2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校党委副书记张敏莅临指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克忠陪同。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朱春悦主持,所在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党员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思政课教学相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行了专题研讨。朱春悦以“中华民族的凝聚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为题为党员教师讲授了微党课。张敏指出,本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会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党员教师围绕主题,结合实际深入交流研讨,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她强调,要继续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铸牢思想之基。党支部要坚持正确导向,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素养要求,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底,真正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二是要创新思政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党支部要以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依托
  • 2024.12.30
    我校学子在全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评审结果公布,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共7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此次微电影大赛以“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为主题,分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影视评论、影视文学剧本五个竞赛单元。本次微电影大赛校赛由我院创新创业学院主办,我院承办。据悉,微电影大赛为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B类赛事,旨在激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表导演专业、动画专业、设计专业、美术专业、新闻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讯员:潘宏 初审:崇蓉蓉)
  • 2024.12.30
    我校参与主办滁州市2025新年合唱音乐会
    12月26日晚,由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会同滁州市教体局、市文化旅游局、市文联、安徽省合唱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年滁州市合唱专场音乐会在来安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16首中外经典合唱作品、诗词作品、戏曲作品以及富含滁州地方音乐文化元素的原创作品轮番上演,用歌声唱响对新一年的祝福,用旋律连接每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音乐会在琅琊区教师团演唱的《城南送别》《雪花的快乐》婉转优美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全椒县教师合唱团演唱了《山中月》《敕勒歌》,来安县教师合唱团演唱了《卷珠帘》《我在西边》,天长市教师合唱团演唱了《茨冈》《爱永在》。滁州市青年合唱团则演唱了8首组风格各异的合唱作品,其中《山水之间》《醉翁操·琅然》《相亲相爱的祖国》均是音乐与教育学院音乐系主任王小伟副教授原创音乐作品。此次新年合唱音乐会紧扣“同心向未来,筑梦新时代”这一主题,作品风格多样,传统韵味与现代创新交织交融,本土文化与世界元素多元融合,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画卷。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广友、市政协副主席李世平,滁州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曾献功,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连侠,市教体局局长付俊、副局长李志,市政府总督学李文金,来
  • 2024.12.30
    校领导深入联系班级、社团进行座谈交流
    凝心聚力话成长,乘风破浪向未来。2024年12月25日下午,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项东走进班级、社团,参加“零距离、心贴心、话成长”座谈会。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芳芳,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志圣,纪委办公室案管审理室纪检监察员陈靖怡,22高分子、21数学、魔幻化学社等联系班级、社团的相关老师及同学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21数学江楠、22高分子姚璇、魔幻化学社马锐分别代表所在班级、社团从班级管理、学风建设、毕业生考研、社团活动开展等方面详细汇报了一年来的班级、社团整体情况。其他参会同学分享了对学校发展和校园生活的切身体会,并就升学考研、就业创业、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踊跃发言。项东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深入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对联系班级、社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他鼓励同学们要珍惜韶华,立足当下,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一要强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二要聚焦主责主业,通过第一、第二课堂不断提升自我;三要转变择业观念,实习多元化就业。四要增强规矩意识,使人生事业行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53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4/753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