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客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信息公开

蔚园要闻

  • 蔚园要闻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要闻  蔚园要闻
  • 2019.05.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姜松教授作客我校教学论坛
    为更好地运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做好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工作,5月15日下午,滁州学院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办第15期教学论坛,邀请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姜松教授作题为《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专业认证》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李庆宏主持,校党委书记陈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谭中元出席,机关职能部门正处级干部,二级学院副处以上干部、系(教研室)主任、教学科研秘书、专业负责人等参加了报告会。姜松教授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角度、结合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实践,从OBE与人才培养系统、OBE与培养目标构建、OBE与毕业要求构建、OBE与课程体系构建、OBE理念与课程大纲构建等五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姜教授指出OBE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建立产出导向OBE专业培养体系,关键要做好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学业评价、监控体系、评估评价和改进机制等九个方面的设计,制定好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两个文件,明确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毕业要
  • 2019.05.17
    校党委中心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5月1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润主持召开党委中心组2019年第6次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部署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安徽省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精神。校领导、党委中心组成员参加了会议。陈润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准确理解五四精神的时代方位;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扬五四精神的实践要求,科学把握新时代青年的发展定位;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任务,切实把总书记对青年培养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他强调,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站位,认真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和安徽省委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学校青年工作的责任担当和政治担当;要持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学校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做好青年师生的知心人、
  • 2019.05.16
    我校科级干部培训班结业
    为进一步提升科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根据学校2019年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4月29日至5月14日,学校举办了科级干部培训班,全体科级干部参加了培训。4月29日下午,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了科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暨培训班开班动员会。校党委书记陈润作任前谈话和开班动员讲话。他要求全体科级干部要认清自身“地位”,提高思想“站位”,找准角色“定位”,实现有为有位。他要求全体学员要克服工学矛盾,静心学习;联系工作实际,学以致用;树立严谨学风,严守学习纪律,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培训班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政治素养、能力建设、职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管理方法以及学校发展战略等方面,给全体学员分别做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提升”“职业精神与职业成长”、“科级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树立学生中心理念,助力学生成人成才”、“学校发展规划及高水平大学建设”、“公文处理与写作实务”、“增强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等方面的辅导报告。学员们普遍认为这些专题辅导报告贴近自己的工作实际,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执行
  • 2019.05.16
    省消防总队教官来校指导消防安全工作
    5月16日,我校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安徽省消防总队教官陈海涛应邀指导,各二级学院分管实验室工作负责人、实验室主任、实验教师,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专职辅导员,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安全保卫处、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外聘保安公司、物业公司及学生公寓、食堂员工参加了培训。陈海涛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各种灭火器使用方法、火灾预防与初起火灾扑救等方面内容,培训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工作生活,与会人员认真学习,受益匪浅。据悉,本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是学校“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专项行动的内容之一。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紧盯重大活动、重要场所、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检查,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 2019.05.16
    【毕业生风采】美术学院何汤玲:从蔚园到东南
    何汤玲,美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15级学生,在校期间她勤奋好学,连续三年荣获校级学金,并获得2015/2016学年“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辅修双学位,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交换学习工业设计专业,今年她被东南大学成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负笈游学立志考研在校期间她勤奋好学,平均成绩在87分以上,连续三年荣获校级学金,并获得了2015/2016学年“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谈及大学四年的时光,何汤玲笑着说,“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就告诫自己‘不要过的太安逸’,要把握好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让这四年不虚度,努力充实自己。”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何汤玲在学好专业课之外,还辅修了英语双学位,为了平衡好专业课程和辅修课程,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对于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她要求自己当天就要解决,不能影响学习进度。“辅修双学位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有受益。”何汤玲笑着说。大三上学期,何汤玲决定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做交换生,这期间她接触了国外大学的工业设计工程教育,老师对专业知识的独到见解,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作业设计时,那种思想火花的碰撞,都让她受益匪浅。何汤玲坦言这段
  • 2019.05.16
    沿淮高校50余名学报工作者来校研讨学报发展
    5月14日,第七届安徽省沿淮高校学报发展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滁州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协办。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汪上和来自省内24所兄弟高校的50多位学报领导、同仁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姚仁斌和副秘书长王艳分阶段主持。开幕式上,郑朝贵和汪上先后致辞。郑朝贵代表滁州学院党委、行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长期以来对我校学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郑朝贵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程和发展现状,并指出高校学报是高校重要的学术阵地,也是校外了解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在高校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滁州学院高度重视学报工作,在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滁州学院学报》明确了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办刊指导思想,主动融入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郑朝贵强调学报工作应树立正确政治导向、重视办刊质量,发挥期刊的引领作用,并真诚希望学报同仁对我校学报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省高校学报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我校
  • 2019.05.16
    业界学界专家指导我校土木建筑类专业信息化建设
    5月12日,滁州学院土木建筑类专业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联众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建科咨询工程有限公司、滁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滁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等省内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诸立新教授出席并致辞。开幕式上,滁州学院党委委员、科技处滁州诸立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支持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滁州学院的发展历史、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情况。诸立新指出,学校对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发展很重视,但是作为新建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环节中仍然存在不足,他希望与会专家能对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华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面临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土木建筑类专业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加强土木工程学科与环境、人工智能、材料等学科交叉,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型复合学科,要在重大科研平台、重大工程项目等
  • 2019.05.16
    校领导率团访问台湾高校与企业
    5月6日至12日,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一行3人应邀访问了台湾淡江大学、东华大学、长庚大学、静宜大学、台北商业大学等高校,并走访了长庚养生文化村、睿扬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校党委常委、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陈桂林、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祁世明陪同出访。在淡江大学,郑朝贵一行受到了该校董事长张家宜、校长葛焕昭等热情接待。张家宜认为,皖台物联网研讨会稳步推进,有效促进了台湾高校与安徽高校在物联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拓展了淡江大学与滁州学院的合作领域。双方讨论了第六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的相关事宜,还围绕学术交流、师资培养、交换生研修等事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郑朝贵校长诚挚邀请张家宜董事长、葛焕昭校长于今年七月莅临滁州学院,参加第六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对方欣然接受了邀请。郑朝贵还亲切看望了在淡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教师。在静宜大学,郑朝贵一行受到了该校校长唐传义、副校长温嘉宪等热情接待。双方围绕智慧农业、食品加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希望双方今后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创新创业、工程教育认证等方面有更多合作。郑朝
  • 2019.05.16
    校党委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
    5月1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润主持召开党委中心组2019年第5次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安排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研讨部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专业认证相关工作。校领导,党委中心组成员,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陈润就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根本任务、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应对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主题教育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陈润就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一流本科建设,以OBE理念推动专业认证和质量提升工作作出强调。他指出,要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切实理解OBE理念的内涵,坚持成果导向,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向OBE模式转变;要坚持反向设计、正向实施,以OBE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引领专业持续改进,实现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质量
  • 2019.05.16
    我校学子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ERP管理大赛一等奖
    5月10日至11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合肥学院承办的2019年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ERP管理大赛(本科组)在合肥学院体育馆落下了帷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滁州学院等全省36所院校的71支代表队进入省级总决赛。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选派两支队伍代表学校参加此次决赛,最终获得1个一等奖(推荐参加国赛)和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本次比赛采用“新道新商战V5.0”电子沙盘与手工沙盘相结合的方式操作,模拟企业连续4年经营,根据现场抽取的交易规则要求,完成企业各年采购、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模拟经营,最终以运营状态、盈利值等指标,评定名次。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创业活力,训练大学生的企业ERP管理能力,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校园,促进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经管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各种赛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创业活力,经营管理的实战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 2019.05.16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我校举办模拟庭审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助力平安校园建设,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治素养,5月13日晚,我校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举办“诚信考试”模拟法庭。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万杰、刑二庭副庭长李文业、研究室副主任朱一村、刑一庭法官许汪、刑二庭法官陈晓蕾等应邀到场指导,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汪才明,校团委副书记胡娜,社团指导老师韩传强、李腾达和蔚然菁英培训班学员400余人旁听了模拟庭审。模拟庭审围绕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诚信考试案例,从书记员宣读法庭规则到审判长宣布开庭,从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到举证、质证、辩论、再到宣判结果,严格依照规范的法律程序进行,真实再现了法庭审理的全过程。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厅长万杰对模拟庭审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庭审现场严谨专业,程序规范,职责分工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他指出,法庭并不神秘,模拟庭审让法庭走进大学校园,让法律走近学生身边,实现了大学生与庭审现场的零距离“亲密接触”,对于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不良网贷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树立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进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平安
  • 2019.05.15
    校领导赴同济大学调研校园规划修编工作
    日前,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带领后勤管理与基建处、资产与设备处、审计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前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就校园规划修编和实验实训1号楼设计方案修订事宜,开展调研和磋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设计四院院长、总建筑师江立敏等热情接待了吴开华一行。吴开华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长期以来给予滁州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我校两个校区校园建设规划都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但随着学校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现有建筑不能很好满足办学需要,希望借助同济设计院雄厚的专业力量,结合实际、着眼长远,对校园规划进行修编,对校区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明晰,对部分建筑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对需要新增的建筑设施提出较为完整的方案。江立敏表示,滁州学院依山傍水,环境独特优美,校园规划修编事关学校长远发展,设计四院会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对待,努力拿出优秀作品参与招标采购。双方还就由同济设计四院设计的我校实验实训1号楼设计方案修订工作进行了磋商,达成了共识。
  • 2019.05.15
    我校学子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省赛获佳绩
    5月11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工业大学承办的2019年“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安徽省赛在安徽工业大学举行。经过为时一天的激烈比赛,我校学子陈磊、俞胜德、李佳丽组成的团队以行业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2019年“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安徽省赛本科组一等奖,由杨超、姚亮、刘贵宝等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二等奖。“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属省级B类赛项,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本次共有来自省内44所本科高校131支队伍参赛,比赛分本科组和专科组进行。通过大赛,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掌握和运用企业经营管理及决策知识,剖析企业运营过程,提高创业与就业的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创业活力,培养学生挑战自我、不断超越的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校园,促进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大赛的互动和交流,共同促进了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各院校的实验教学水平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 2019.05.15
    作曲家晨见来校讲述淮河本土音乐文化
    5月9日晚,我校特聘教授,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曲指挥家协会副主席晨见教授应邀作客“蔚然大讲堂”,作“淮河本土音乐文化概述”专题公共艺术讲座,500余名同学到场聆听。讲座伊始,晨见从“桐柏山下的淮河源头——淮源”讲起,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淮河的重要地理位置——淮河是中国东部南北分界线,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先民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强调了研究、保护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本土音乐文化,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安徽淮河,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讲座中,晨见着重讲述了他对淮河本土音乐文化的认识,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介绍了历史长河中的淮河本土音乐文化以及研究淮河母系原生态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大意义。晨见还讲述了自己从事音乐创作的道路,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其运用淮河本土音乐元素创作的歌曲《老侉头》和花鼓灯舞蹈《兰花赋》等视频。晨见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的互动,通过音乐间的互动,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他说“我对于同学们对音乐有自己的思考这件事深感欣慰,孩子们很棒!”,晨见激励现场同学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同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54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91/754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