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服务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校友服务
  • 信息公开

蔚园要闻

  • 蔚园要闻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要闻  部门站点  宣传部  蔚园新闻
  • 2022.08.25
    体育学院:赴杭州、南京开展实习就业考察
    8月16日至20日,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付明萍一行前往杭州悟空体育有限公司、南京聚星体育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就业考察。付明萍一行参观了两家公司的总部和教学场地,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员工晋升途径、岗位需求等,双方就实习就业相关工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付明萍一行还走访了部分在浙校友,与在浙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们会面座谈,充分肯定了毕业生们的工作成绩和前景,鼓励他们兢兢业业工作,在各自各行各业岗位上继续发扬滁院精神、蔚园风气。(初审人:孔祥明通讯员:邰玉明)终审人:付明萍
  • 2022.08.25
    【三下乡】经管学院:线上“云”调研,助力特色产业新发展
    近日,滁州学院“小岗村研究中心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与实践”小分队为研究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陈学云教授的资助和指导下对滁州市南谯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进行了线上调研。调查发现,近六年以来,南谯区紧紧扭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个牛鼻子,聚焦现代农业、产品加工产业园、5A景区创建、培训教育、集体资产和品牌运营五个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在网上搜索和关注其官网信息条件下,了解到该区依托茶叶、滁菊、水果和食用菌四大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021年,该区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8.5亿元。此外,该区结合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培育井楠村、太平集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改造建成农庄、民宿50余家;推动5万亩茶园和果园“景区化”,打造茶文化、滁菊观光等农旅示范点11个。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加大休闲农业、文创产品研发等招才引智力度,吸引50多名规划设计、手工艺术、文创开发等专业人才创业,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达1.4万人。此次线上实践,使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产业振兴可以给农民和农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产业振兴可以为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提供持久动力,变“输血”为
  • 2022.08.24
    金融学院:与滁州市扬子工投集团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8月19日下午,我院与滁州工投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共建实习就业基地签约仪式。校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王岽,院党委书记李琳、副院长王圣祥,滁州市扬子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晓光、滁州工投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震等参加签约仪式。马晓光对李琳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滁州工投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他指出,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和公司所需人才契合度高,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既为学生所学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公司吸纳储备优秀人才资源提供保障。李琳对滁州工投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就业基地表示感谢,期望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产学研融合,提升学院办学水平,为企业发展助力,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王圣祥和王震签订了“共建滁州学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通讯员:王圣祥)
  • 2022.08.24
    【三下乡】美术学院:墙绘扮靓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滁州市定远县杨店又添一道靓丽风景线,一幅幅构思巧妙、贴近村民生活的墙绘作品精彩亮相。暑假期间,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组织7名师生赴滁州市定远县开展墙绘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艺术添彩。本次活动主要是对定远县杨店村进行粉刷、设计和墙绘。同学们接到任务后,针对12面墙体提前做了设计方案。外墙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展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风貌。内墙以“立志、勤奋、成才、奉献、守法”灯简练词汇配上风景国画为主,墙绘内容高度贴合农民的认知特点,均采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墙绘方式,既贴合了时代感,又具有浓厚的艺术性。 学生在活动导师的带领下分工合作、高效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墙绘工作。构图、起形、调色、上色、精修,反复打磨每一面墙绘、认真勾勒每一个细节。炎炎烈日,一顶顶遮阳帽下是一张张通红的脸,一支支画笔下是一颗颗炙热的心。师生用汗水和劳动培育美、制造美、传播美,将民族大义与高尚品德用美的方式呈现,用美的方式传播。“第一次深入到乡村做艺术创作,能用我的画笔为杨店村带来美的感动,为乡村播下一颗劳动创造美的种子,让村民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吃再多苦都值得
  • 2022.08.24
    【三下乡】信息学院: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暑期,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小分队赴皖东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皖东烈士陵园于1960年建成,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华东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优秀红色旅游景区之一。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于苍松翠柏之间,大家在碑前凭吊先烈,对革命先辈表达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随后,团队成员步入纪念馆区,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纪念照片,让大家不时驻足,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的精神,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肩负的时代使命。小分队成员龚新乐感慨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哪怕碑上无名!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更要不畏艰难,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通讯员:吴豹,审核:王芸)
  • 2022.08.24
    【三下乡】土木学院:开展“爱洒敬老院,情暖老人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实践小分队开展“爱洒敬老院,情暖老人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地点是合肥市九久夕阳老年城。老人们纷纷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队员和老人们热情交流,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随后队员为敬老院打扫宿舍和庭院、清理垃圾、整理花园。队员的到来和贴心服务给老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给平日清净的敬老院带来了阵阵的欢声笑语。此次慰问敬老院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初审:戴书亚 通讯员:戴书亚)
  • 2022.08.22
    【三下乡】信息学院:爱心支教情暖大别山区留守儿童
    2022年暑期,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岳西守望幸福爱心支教小分队开展了为期3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科普常识、党史知识、安全教育”等6个主题内容,为3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和课外陪护。受疫情影响,爱心支教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名团队成员,根据个人专业方向,科学制定对接支教对象。其中,4名实践队员入住当地村民家中,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6名实践队员全天候云端答疑解惑。辅导学习之余,团队成员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二十大宣讲、红色故事分享会、安全主题教育、禁毒知识普及、包饺子、做家务等活动。实践队员唐董说,通过教学互动、观看视频、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心中有希望,热爱祖国,不怕吃苦,拓宽眼界,增长见闻。据悉,信息学院持续8年组织师生开展了此项活动,认真遴选团队成员,精心制定辅导方案和课外活动形式,确保提供经费支持。活动先后多次受到中青网、安徽电视台、岳西热线等媒体报道,受到当地留守儿童服务部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通讯员:吴豹,审核:王芸)
  • 2022.08.22
    化工学院:认真做好2022级新生线上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2022级新生接待和线上服务工作,8月20日晚,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召开2022级新生线上服务和问题解答布置腾讯会议。院团委书记、院易班负责老师、新生班主任、新生班助及相关负责人参会。会上,朱咸影就2022级新生开学迎新安排、新生宿舍分配、社团招新及新生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和安排。院团委书记、易班负责老师及相关学生负责人分别对院学生会、团委、青协、魔幻化学社以及易班、大自委的具体部门、职能和活动开展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新生开学后的招新工作进行谋划布置。新生班主任对新生开学相关事宜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并对班助们的辛苦付出和大力协助表示感谢。班助们也表示将全力辅助配合新生班主任做好新生接待及军训等工作,尽心耐心为新生服务,彰显化工学子的良好面貌。(通讯员:郑成明 审核:黄永青)
  • 2022.08.21
    【三下乡】化工学院:呵护老人,智享新科技
    互联网时代,便捷的智能化服务迅速兴起,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诸多的便利,但不少老年人却在数字经济的洪流中显得“举步维艰”。为了让老年群体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社会,享受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近日,我院赴滁州市天康养老院开展老年教育实践小分队赴滁州市天康养老院,开展“呵护老人,智享新科技” 志愿服务活动。耐心讲解,让老人体验智能生活。作为数字经济的“边缘人”,绝大多数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会在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出行扫码、就医挂号等日常生活遇到不便时,智能科技的出现反而将“数字驱逐”带来的阴影弥散到基本生活领域,让这些老人难以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在天康养老院里,志愿者们耐心地为老人们演示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比如如何出示健康码、打电话、拍照、发视频等等。从起初的不感兴趣,到后来听说在手机上可以直接“见到”自己在外工作的儿女,老人们学习的热情更足了。尤其是当他们学会视频通话的那一刻,都第一时间与子女视频来分享这份喜悦。暖心陪伴,让老人感受关怀温暖。除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志愿者们还为老人们讲述了智能手机的一些常见功能。当他们听到手机上可以买东西、买车票,出门用手机也能
  • 2022.08.19
    【三下乡】外语学院:探寻黄梅之美,弘扬戏曲文化
    近日,外国语学院赴安庆市探寻黄梅戏之美实践小分队成员前往安徽省安庆市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徽天柱山黄梅戏剧团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以及体验观摩。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开放社教部副主任陈恒的热情接待了小队成员。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走上舞台,学习黄梅戏标准动作、经典唱腔,切身体验黄梅戏的独特魅力。在安徽天柱山黄梅戏剧团的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观摩了剧团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精彩排练,切身感受到了来自于每一名优秀黄梅戏演员的精、气、神。小队抵达安徽潜山市黄梅戏剧团后,剧团党委书记、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汪卫国带领小队成员了解黄梅戏演员如何化妆、服饰如何穿戴,音响、灯光、舞美如何配合,近距离观察了黄梅戏的精细之处。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愿成为黄梅戏的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知晓黄梅戏的历史及其经典剧目的独特艺术魅力,用这古老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搭建起艺术与民心相通的文化桥梁。(初审:石晓磊 通讯员:郭庆瑶)
  • 2022.08.19
    【三下乡】土木学院:开展“红色土地展新颜,革命精神万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弘扬红色历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重要作用,近日,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实践小分队在安庆市陈独秀园开展“红色土地展新颜,革命精神万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队员对场地进行拍照,画图,并实地草测,记录准确数据并对景区内的特色建筑进行分析,景区内的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队员根据测量的数据,照片,图纸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机绘,结合专业知识制订改造方案,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此次实践活动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同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景点优化改造提供了可行的建议。(初审:戴书亚 通讯员:张莎莎)
  • 2022.08.18
    【三下乡】外语学院:调研电商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近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针对当地电商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抵达南陵县何湾镇后,团队与当地乡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次交接,了解了南陵县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在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政府在近年来开创并大力宣扬以特色农村电商为核心,聚焦农村电商发展,探索“互联网+”助力农产品上行新举措,积极培育“直播经济”,创新“乡村网红带头人+直播+孵化培训”工作方式,完善“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基地+农户”购销体系,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开创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与居民的沟通,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新科技、新理念下的农村的生机勃勃与幸福美满。乡村振兴给百姓们带来的好处是无穷的。通过本次调研活动,队员们表示深切感悟到乡村振兴的艰辛与机遇,体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领略到了党和国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懂得了当代青年应担起己任,提高综合素养,传承乡村振兴精神,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初审:石晓磊 通讯员:郭庆瑶)
  • 2022.08.18
    机电学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检查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院师生健康安全,机电学院纪委决定开展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检查。检查组深入学院相关办公室、教研室、实验室,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开展了全面排查和督导。先后对学院疫情防控办公室进行了具体检查指导。详细查看了门卫管控、外出教职工履行请销假报备手续情况,学生管理学生管控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孙才妹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和要求,要求相关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院环境卫生消杀、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学生出入管控等工作,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发热学生健康监测隔离场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疫举措。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折不扣落实学校、学院疫情防控安排部署,慎终如始,守护好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讯员:高来鑫)
  • 2022.08.15
    【三下乡】食品学院:赴蒙城调研医养服务新模式
    6月23日上午10点,滁州学院食品学院赴蒙城关爱老年人,传播志愿者精神小分队来到了蒙城县中医院老年公寓。志愿者在此对全院老人进行了问候,帮助清理庭院,倒垃圾,陪老人聊天等。志愿者共有五人,在采访老人们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这是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进门左手边就是药房和诊室。里面的医生和护士均为蒙城县中医院正式员工。据在养老院工作的护工介绍,一日三餐实行打饭制,一年的花销住费约在两到三万元左右,这些钱大多是老人们的子女在出。老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舒心自得。同时我们的记者在与一位身着白色背心的老爷爷交谈中也了解到,在这儿生活的老人,子女因为忙于工作或者在外地看孩子上学而很少会过来探望老人,而孙子孙女辈的更是忙着上学只有寒暑假才会有时间,这里的老人内心十分孤独。于是志愿者又陪着老人谈天,听老人们讲自己的故事,本次活动持续到下午三点,圆满结束。通过本次志愿服务的展开,志愿者们体会了劳动后获得认可的欣喜,了解到了当今老年人物质富裕内心却如空巢的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们内心空虚。这次活动,将个人志愿服务融入对社会状况的思考,会对蒙城县老人们的内心世界做出积极的改变。(通讯员:师海荣)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538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34/1099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