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规划教材管理办法(试行)
(院教〔2010〕17号)
为进一步规范教材编写出版管理,充分调动我院教师编写、出版教材的积极性,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形成一批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特色教材,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及滁州学院教材建设办法(院教〔2006〕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应用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建设目标
贯彻落实《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相关要求,“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重点面向应用型较强的本科专业,编写出版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色教材,切实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编制原则
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应用特色。
三、规划编制
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制教材建设规划,有国家级、省级项目质量工程项目支撑的优先列入学校教材建设规划。
规划教材的范围: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具有学科专业优势或特色的系列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教材。
四、申报程序
(一)根据《滁州学院教材建设办法》(院教〔2006〕27号)要求,教师填写《滁州学院规划教材编写申请表》,并附有关出版社的出版证明或出版协议,经系主任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教材科,学校组织专家审议。
(二)学校将择优推荐校级规划教材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建设或向相关出版社推荐出版。
五、编写要求
(一)规划教材编写要有新思路、新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反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改革成果,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在体系上要有所创新,内容上要有所更新,方法和手段上要有所革新。
(二)教材编写要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篇幅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教材编写要体现改革的精神,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更要有较强的教学适用性;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更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点。
(四)教材内容要以最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为依据,有效保证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时数编写,每学时一般不超过4000字。
(五)教材编写体例要求规范科学。绪论、正文、习题、思考题、索引、参考文献、参考网站等齐全。文字规范,语言流畅,表达严谨,文图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标点、符号、公式、数据、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六)书稿扉页上应列出编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及审稿人姓名和工作单位。
六、主编要求
(一)规划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创新精神,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主编确定副主编及参加编写人员后,报教务处备案。鼓励由我校主编、多校联合编写教材,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技术专家参编。
(二)主编须主持工作,不挂空名,必须参与书稿四分之一以上的撰写工作,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按照“文责自负”原则对书稿的质量负全面责任。
(三)主编必须在编写教材之前召集参加编写人员进行充分研讨,制(修)订教材编写大纲,并进行分工。定稿的教材编写大纲必须报教务处备案。
(四)书稿完成后认真实行审稿程序,主编根据审稿意见,须对书稿进行认真修改。
(五)规划教材应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书稿送出版社之前主编须将书稿和审稿意见送教务处审查备案。
七、审稿要求
(一)审稿人的条件
审稿人必须是本学科学术、教学水平高且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教授,一般2人左右,其中必须有一名为校外专家。
(二)审稿人的聘请
审稿人由主编提出并聘请,报教务处备案。
(三)审稿人的职责
1、审查教材是否体现应用型特点,是否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当代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是否达到应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要求。
2、审查教材在学科体系、结构上是否符合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否正确处理了相关课程之间的交叉、衔接,严格控制编写字数。
3、审查教材书稿的撰写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引用的资料是否注明了出处,引用的科研成果是否成熟,是否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与需求,教学方法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所体现的认知规律。
4、教材出版时,要签署审稿人单位和姓名。
(四)审稿意见
1、审稿人对书稿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书稿做出评价,审稿人要写明书稿的特点、特色所在,要一一列出书稿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2、审稿人和编者在学术观点不一致时,审稿人可在《滁州学院规划教材审稿意见表》中写明自己的观点,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允许编者保留自己的观点。
八、出版资助及奖励
(一)学校通过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形式立项,设立“规划教材建设专项基金” 获得校级立项的规划教材每门课程给予5000元资助,获得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立每门课程给予10000元资助。资助经费在教材形成验收后划拨。
(二)规划教材出版后,可参加相关教材奖项的评选。学校将积极推荐优秀教材参加各级各类教材奖、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等奖项的评比,对获奖教材配套奖励。
九、规划教材管理
(一)规划教材建设的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分别执行《滁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院教〔2009〕14号)和《滁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院教〔2009〕15号)。
(二)学校加强对教材编写、评价、推荐和选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研究和解决教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教材建设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是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对外联系等工作;系(部)负责审核申报材料的准确性、真实性。
(四)各系(部)要进一步提高对教材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作者编写出版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教材,保证作者按计划完成书稿编写出版工作。
(滁州学院办公室
附件1:
滁州学院规划教材编写申请表
教材名称 | | |||||||
主编 | 姓 名 | 职 称 | 学 位 | 年 龄 | 单位部门 | 联系电话 | ||
| | | | | | |||
参 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学时 | | 必修/选修 | | 计划完成时间 | ||||
计划字数 | | 新编/修订 | | 年 月~ 年 月 | ||||
出版社(请附出版社出版证明或协议) | | |||||||
主编情况简介(包括教学、科研、企事业实践经历、教材编写经历等) | ||||||||
教材简介及主要特色:(请另附详细编写大纲) | ||||||||
完成编写大纲的时间 | | |||||||
完成书稿的编写时间 | | |||||||
审定时间 | | |||||||
书稿交出版社的时间 | | |||||||
出版时间 | | |||||||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系(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学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附件2:
滁州学院规划教材审稿意见表
教材名称 | | 主 编 | | ||||
适用专业 | | 学 时 | | 字 数 | | ||
审 稿 人 | | 单 位 | | ||||
职 称 | | 年 龄 | | 电 话 | | ||
通信地址 | | ||||||
审稿时间 | 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止 | ||||||
审稿意见: 审稿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终审人: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