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滁州学院离休教师高星斗与其夫人许文秀合著的《致当代及后世中华儿女书》一书首发式在滁州学院举行。会上,高星斗向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中学捐赠了专著。
滁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曦,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牛春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中学图书馆负责人、滁州市文化历史人士,滁州学院党委宣传部、图书馆、文学院负责人及部分师生参加了座谈。
滁州学院文学院退休副教授高星斗与其夫人、原滁州中学高级教师许文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关注中华母语教育问题,在《光明日报》连续发表六篇文章,其中两篇被中国社科界最具影响力的文摘刊物《新华文摘》转载,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著名语言学家陈原的高度赞扬,两人后来将成果扩充为五十万字的专著,题作《母语教育与智力开发》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被学界誉为中华母语教育的开山之作。此后两人一直在母语教育研究领域默默耕耘,离退休后也不放弃,坚持自己的学术理念,维护中华母语尊严。许文秀老师晚年在患癌症的情况下仍然关注着“中华母语及其教育科学化”课题的研究,在病重期间发出《致当代及后世中华儿女书》,为中华民族母语的尊严作最后的呐喊,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首发式上,年逾80的高星斗老师介绍了《致当代及后世中华儿女书》的研究经历,情到深处,几度哽咽。他说,中华母语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创造的智慧瑰宝,她使全民族脱离了动物界,开发了智能,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并创造璀璨光辉文化的民族。他希望人人都能敬重捍卫母语,号召更多人加入母语科学研究团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程曦对高星斗先生的赠书表示感谢,对高星斗许文秀夫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母语文化研究表示敬佩和感动。他说,母语是文化的载体,对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经济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社会各界应响应十八大号召,加强母语研究,继承母语传统,正确吸收世界母语教学经验,为母语传承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他希望各兄弟学校携手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母语文化发展,为推动滁州文化发展合力。
首发式上,与会嘉宾和专家还就母语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展开交流。
《致当代及后世中华儿女书》一书,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8万字。集中展示了两位作者离退休后仍致力于“中华母语及其教育科学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多角度多侧面揭示了中华母语的科学性及其优秀的本质。作者以此为书名,也意在呼吁中华儿女、关注、重视自己的母语。学界给予了高星斗、许文秀夫妇高度评价,认为他们晚年不耽享乐、不顾疾病缠身、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现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较为强烈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终审人:郑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