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做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一年来,学生处不断探索易班平台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找切口、增粘性、变刚需”上深下功夫,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享,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育人环境,不断筑牢网络思政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网络思政不缺席
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做到“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大学生易班抓住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加强学生思想价值引领。
翻开人生新篇章,开启梦想新征程。迎新季,大学生易班面向全体新生推出“2022级萌新们-你们的辅导员在等你!”系列推文,让新生提前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辅导员老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新生报到期间,校院两级易班站利用易班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如“‘易’见倾‘新’”签名墙、寻找“蔚园‘易’中人”、易班“熊”出没、“易”咨询、幸运“易”点等系列迎新活动,帮助新生们更好地了解学校,让他们进入校门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增进了新老生沟通交流,激发了同学们的青春活力与集体精神,为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增添绚烂的一笔。
紧扣重要时间点,“易”路伴你共成长。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春节增添趣味性;“易”桌年夜饭活动让过年更有了家的味道;春节知识竞赛加强了学生对各地春节不同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清明时节,缅怀先烈成为易班工作站活动的主题,组织举办网上祭扫主题教育活动,提醒同学们文明祭祀的同时牢记先烈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征文活动更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劳动节期间,同学们更加忙碌起来,五一“易”起来劳动、劳动最光荣、致敬最美劳动者等主题摄影、劳动法知识竞赛主题活动有序开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展示当代青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国庆节与二十大召开期间,校易班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之‘易’起点亮中国红”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用镜头向祖国生日献礼,用文字表白对党挚爱情怀。各二级学院易班站也积极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网络宣讲、国庆剪影、“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欢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等,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积极开展良性互动,网络思政不单调
活动的内容和趣味是提高学生参与度至关重要的一点。在网络思政中建立“时时创新、处处可及”的情境空间,增强活动趣味、提升内涵和粘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增强互动体验和思想收获,真正将积极向上、活力满满的正能量注入血脉、彰显言行。
青春惜时志高远,团结友爱共奋进。为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创建温馨和谐的班集体、营造优良班风氛围,校易班举办了神采“易易”最美班级照活动,让同学们增进了解、熟悉彼此,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促使班级进步,促进班级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
众志成城抗疫情,同舟共济渡难关。为了让同学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易班适时动态发布疫情防控小常识、各种防护小贴士,提醒同学们加强自我防护。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佩戴口罩防范疫情的安全意识,易班开展了“与你‘易’起‘罩’夕相处”口罩设计大赛,同学们大胆创新,将理想、祝福、希望用手绘形式呈现在小小的口罩上,活动共收到作品1537件。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以温馨有趣的形式增强了同学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主会场”精彩纷呈,“分会场”百花齐放。音乐学院的“烦恼盒子”投放活动,让同学们找到倾诉的窗口,做最快乐的自己;地信学院“女神来了”主题活动展现当代女大学生的青春亮丽、积极向上的风采,树立女生自立、自强、自爱的意识;信息学院的“母爱如三春晖”活动,引导同学们为母亲作画写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母亲的爱;机电学院的毕业生通过“情深蔚园相送寄语”活动表达着对滁院的不舍,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金融学院举办的滁州共青团IP形象设计活动中,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具有滁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作品;经管学院开展的“消防事关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为同学们安全、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外语学院举办的“中秋光影盛宴”让同学们感受中秋的欢乐气氛,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乐趣;文学院的“晒笔记·我接力”活动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营造乐学、善学的良好学习氛围;食品学院乘“帆”破浪文创设计活动带动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为学院形象塑造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美术学院举办的最具影响力毕业生评选,集中展示毕业生的风采,鼓励同学们心存感恩、胸怀责任、传递青春正能量;体育学院开展的“易”起来读书活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推动大学生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营造终身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教科院开展的“心语心约”辅导员倾听时间活动促进师生间的真挚交流,拉近学生与辅导员的距离;化工学院开展的“保持良好睡眠,注重身心健康”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睡眠质量的重视和思考,促使同学们关注自身价值与内心修养;土木学院“皖音承经典,青春颂祖国”红色经典影片配音作品征集展,展现红色影片之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传承红色薪火,以青春告白祖国,表达滁院学子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发挥线上传播优势,网络思政不走形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面对面的传统教育方式,摆脱了时空局限,受众广、辐射面大。因此,网络思政要充分把握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有的放矢,注重教育效果,不搞形式主义,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每个同学眼里、心里。
安全教育“云”前置,把好入学第一关。为了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尤其是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校易班将安全教育前置,在新生开学报到前,面向全体新生开展线上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国家安全、防范诈骗、人身安全、传染病防治、心理健康等24个类别共计85门课程。课程以微视频、动漫等形式,可观性、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新生全员参与学习,课程登录率、学习率、考试通过率均为100% 。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各类安全知识深刻根植于学生心中,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防护能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遵章守纪学在前。《学生手册》是促进在校大学生遵规守纪、健康成长的基本遵循,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学习、领会、遵守《学生手册》对每位同学都至关重要,也是检验新生入学教育效果重要一关。为督促、检查新生学习情况,我校利用易班优课平台,对全体新生开展以《学生手册》内容为核心、相关入学教育知识相结合的集中测试。
此外,易班不断寻找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融合的切入点,开展了学习满意度测评、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测评、学生工作满意度测评、各类主题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极大方便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
经过四年的建设,易班平台注册用户累计32529人,在校生100%全覆盖;创建轻应用快搭1459个,开放微社区专栏19个,创建优课课群596个,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主题教育活动300余场,累计参与人次10余万。目前,我校易班共建指数居省内第七,易班优课活跃度省内排名第六。在安徽省高校易班2021年评优中,我校获评安徽省2021年“优秀易班共建高校”,1名学生获评“优秀易班工作站站长”。在全国易班共建高校评优中,2名老师分别获评“优秀易班指导老师”、“优秀易班辅导员”。
青年学生是与新时代共同成长前进的一代,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网络思政育人可以实现教育载体的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强化思政话语的传播力,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时代发展所需,是青年成长成才所需。易班将继续不懈努力,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行,积极探索打造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的网络育人阵地。(稿源单位审核:郝德新 责任编辑:陈沭文)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