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着二十三年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她坚持备好每一节课,将所教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她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用心对待每一位同学,帮助学生切实解决难题;她相信学生潜力无限,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理想中的人。她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杨传健。
寓教于乐,课程教学有特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学过程中,杨传健最害怕看到学生茫然无措的表情,但她也从不气馁,“一遍听不懂就讲述第二遍,实在不行就换个方法讲第三遍,直到同学们听懂了才行。”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杨传健致力备好每一堂课,从不含糊。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她翻阅资料寻找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问题,并提炼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对应的实例进行讲解,进而使学生从生硬的强记变成轻松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数据结构》的“关键路径”课程时,杨传健会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性记忆,用与同学们生活相接近的实例进行讲解,同学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杨传健在教学过程中会辅以提问讨论、课堂实练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在教授《数据结构》的“树和二叉树”时,杨传健会抛出“人机对弈”相关问题,如为什么计算机会战胜人,计算机是如何战胜人的等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学生思考时引导学生从棋谱的角度进行考虑,引入棋谱的树状结构存储,与知识点相契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有温情
春风化雨润桃李,丹心向阳育英才。杨传健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她希望自己能够化为火炬,照亮学生们的理想之路。她表示,她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有所收获。她亦把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作为班导师,杨传健始终以尊重、宽容、积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仅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专业学习上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将自己的职责延续到学生毕业后,用行动彰显师德风范。今年4月,考研“二战”的谢同学联系到杨传健,希望她对自己的调剂给予帮助,在询问了他的意愿后,杨传健联系了相关人员为他提供更加准确的调剂信息,同时给予了他一些建议和指导,最终帮助谢同学调剂到了一所心仪院校。在两人的交流之中,杨传健感觉到了谢同学的信任和感激之心,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
得育良师,春风化雨,人生至幸。杨传健说,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但困难只是暂时的,我能做到的就是继续教好自己的课,让更多的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是快乐的,这样才能不辜负教师这个职业。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有态度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杨传健的成果十分显著。在教研成果上,她曾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各1项;主持省级“六卓越一拔尖”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主持多个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并指导学生获得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30余人次。在科研成果上,她曾在《Appl.Intell.》《控制与决策》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7篇;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当谈及到杨传健是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她回答道,教,也是学。她会根据需要,动态分配教学和研究的时间,制定合理的教学和研究目标,尽可能地将科研融入教学。
今年,杨传健入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她认为这个称号既是荣誉也是压力,只有更加用心地教好学生,才能不负这个称号。她想告诉同学们,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光亮!成绩并不能决定未来,态度和行动力是关键。杨传健衷心地祝愿滁州学院所有学生都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稿源单位审核:马报 责任编辑:汪宇)
终审人:吉晓华
责任编辑:
稿源单位审核:
终审人: